人类是在进化吗?


【明慧网2002年4月12日】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在与自然界的抗争中始终不断的总结着经验、发展着能使人顺应自然的理论,总是希望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答案,也总在追问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所有的科学最终的、最核心的问题总是关于人的本身。

进化论就是其中一种。达尔文他拿出进化的理论,希望能为人类的发展找到起源,提出:千万年前,天地间物质相互作用,地球上有了蛋白、核酸,尔后有了细菌—有了植物—动物,生生不息的自然界是不断进化的,人是从猿进化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基因突变,变异新种”是进化论的核心。若按此论来看人类的发展历史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人是从猿猴——一种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最初的阶段——所谓的原始社会,那应该是人的动物性最强势时期,随着人类的发展,这动物性的一面应该越来越弱,人性的一面应该越来越强势,人的理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具有智慧才符合进化规律。可是我们了解到的历史事实与进化论恰恰相矛盾。

请看:中国古时尧、舜、禹治理天下,是“德化天下”,尧见舜德行高尚,禅帝位于舜;舜治理天下时,洪水肆虐,大禹治水有方,造福百姓,三过家门而不入;舜见禹心系百姓,品德高尚,又禅位于禹。那时没有争权夺位,为王位而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事情。而是王者忧国忧民,民者各尽其责,天下太平。可是这个时期恰恰是马克思理论中提到的原始社会——从进化论看,是人类发展的最低级阶段。猿猴能一跃而“进化”到道德品质如此高尚的人吗?

纵观历史,此后才是人类的不断“进化”——“堕落”的过程。有了占据财物为己有的所谓“奴隶社会”,开始有了王位、权力、疆土、财物的争夺与战争。人类开始堕落,天为拯救世人,出现了象老子、孔子、孟子这样的思想家,来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仁义礼智信”、“无为而治”;此后孔孟之道成为世人处身立世的基本原则,四书五经成为历朝历代从政者必读之书,“文政和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词语即由此而来。那时人们也不需要众多法律去约束,自己心中常用“德”“无为”“仁义礼智信”的道理来约束自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饿死不食周粟等典故成语就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描述。孔孟儒教被后世推崇,至现代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仍然被作为安身立命、为政经商的指导思想,可见“理正”而不易衰也。后世著书立说的再无出其右者,更多者是研究、注解老子、孔孟学说;著作有《二程集》、《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

大家想想,按照进化论观点,人的思想、道德应该向高发展才对,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反观今朝,文革十年浩劫中,张志新、李九莲为讲几句真话而被杀害,泱泱八亿人口大国无一人站出来为她们说句公道话。经济改革开放后,几乎人人向“钱”看齐,一切用钱财去衡量,学雷锋者成了公认的“傻子”,没有多少人再讲、甚至知道“仁义礼智信”了。由此致使社会上贪官污吏、娼妓盗匪、贩毒造假、欺行霸市、坑拐诈骗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人越来越远离了真善忍的本性,趋向于争食夺物的动物性,用进化论何以能解释得通?

进化论漏洞百出,一是所有物种的中间进化过程找不到;二是科学发现几千万年来地球上一直有人生存,有的技术超过当今人类;三是遗传学基因突变概率计算证明,一个每年能繁殖10次的物种,1000个为群体,若变异进化成一个新物种,需要200亿年×10亿次幂,按照猿猴、人类和地球年龄,根本不可能进化。达尔文凭着个人臆想,根据片面证据,当时战战兢兢的推出一个貌似合理的理论,禁锢着人类的思想,更打击着人类的道德,使今天的人类仍在讥笑《圣经》中上帝造人的事实,不信神,不信善恶有报,自认一死百了,图一时之快而可无恶不作,社会丑恶现象无不来源于此。

法轮大法为人类指明了人生命的根本来源和人生命的根本意义,为人类、为每一个人的生命指明了一条光明、康庄大道,顺应这条大道,同化真善忍的法理,你会得到永远幸福!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2/4/12/2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