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心是很多事故和困境背后的原因


【明慧网2003年7月31日】现代社会人都很习惯于在忙碌中生活,做完这事做那事,把忙当成人生充实和有意义的重要指标,很忙才觉得能力得到了发挥、才华得到施展、人生没有浪费,所以很多人追求忙,不忙了反而有失落感。其实这都是人的变异观念,特别是现代科学给人带来的异化在控制着人的表现,不是神赋予人的正常心态与状态,而做事心则扮演着不断驱动和维持这种变异状态的重要角色。下面想试举几例,简单地和大法同修做一探讨。

一、大陆资料点不断出事的根本原因

大陆有很多很多上网点和资料点,都是很好的大法弟子在自愿承担着真相资料的下载、制作、印刷工作。然而各地也不断有资料点出事的消息,而且模式都非常相似。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何应该注意安全和如何才能保证安全的讨论,我觉得其实道理早就讨论清楚了,甚至具体的基本做法也都被一再重复强调,而且做这些工作的同修主体都是非常好的,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为什么有些很好的资料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良好运行却开始不断积累问题,学法、看明慧、修心、找自己都顾不上了,直到工作人员接连出事,甚至连带多个资料点被邪恶破坏、学员被抓被洗脑呢?为什么一再强调每天必须学法、学法、学法,一再强调要注意安全,可是那么多学员却置若罔闻呢?

我看到,做事心是造成这些问题和损失重复出现的背后因素,而且有这些问题的当事人往往不把做事心当成一个危害来警醒地对待,向内找也往往用一些非常显而易见的表面原因一带而过,实际上起到了姑息养奸、滋养和放纵做事心的作用。

虽然用现代人的观念和标准看,做事心不象其他一些执著心那么肮脏丑陋,但作为修炼人可以想见,做事心在其他空间的体现一定是非常魔性的、变异的,如果我们不警醒,它会时时对我们救度世人的工作直接起到误导和破坏作用。

大法教给我们“要无所求而自得”(《学法》),“做而不求——常居道中”(《洪吟-道中》),要重救度的过程而不追求事情表面的具体结果,但做事心却与之背道而驰,让人追求过程的轰轰烈烈、追求具体事情的目标,让人固执个人意见,甚至为了追求符合自己做事的观念和习惯的状态而偏离大法的教诲、置修炼的基本于不顾。最后当人完全陷入常人追求事业的状态中时,旧势力就恶狠狠地扑上来“考验”你了——等了那么久,你终于自开漏洞、自投罗网了。

二、海外做媒体的学员将师父讲法混同于一般新闻题材

近来发生了一些海外学员把未经明慧网作为经文正式发表、也未收入经文集的师父讲法当作常人式的热点新闻报道出去的事情。其实作为修炼人冷静地想想,大家都会知道:这样的文字不是经过师父审查同意的经文,对我们当前的全面、深入讲真相也没有现实意义,更不是透过经文发表的正式渠道出来的文字。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疏漏呢?做事心起了很大的作用。巨大的做事心让人忘记法的庄严与神圣,对做事本身的追求与显示心让人忘记师父的神圣与伟大。在正法进程的今天,在法轮功受到举世瞩目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更加谨慎,不让旧势力钻空子。

顺便一提,过去我们各地学员和专业小组的确都有过在法上的不严谨之处,比如用大法音乐《普度》、《济世》伴舞;理所当然地把“真善忍”、“法轮大法”印在真相资料的封面和发放用的书签等小物件上使用。师父讲过《普度》、《济世》是大法音乐。老学员都知道这两个音乐和大法弟子自行创作的其他歌曲和音乐性质不同,知道学员自己编排的那几个舞蹈动作是根本无法展现出大法音乐洪大、悠远、悲壮的内涵的,也知道“法轮大法”和“法轮大法好”之间的本质区别(一个是法,一个是我们的救度、劝善之言),只是一做起具体事来就忘记了,让做事心操控了自己,忘记了大法弟子任何时候都应该敬师敬法。

三、交流与讲真相以追求对方的认同或具体行动为目标,障碍自己,影响效果

经过四年的磨炼,我们大法弟子都知道了“讲真相至关重要”这个概念。但是,如何理解、如何修自己、用什么心态去讲,表现出来却仍然有千差万别。看到的大体上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把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对社会人士的讲真相作为追求自己(也许不是一两个个人而是一个小群体)具体做事目标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我告诉你这个真相,你答应做我要求你做的事;而不是真的出自对对方的慈悲而有理退着讲,变换角度、从不同层面和深度去讲,不带自我追求地去讲。这种心态因为有着“我在讲真相”这个大前提的掩盖,有时候当事人是很不容易也不愿意察觉的,但是事情的客观性和旧势力仍然在起作用这样一个现实,决定了我们在这方面不易察觉的执著与障碍,总是会被钻空子,形成长期阻挡我们更好地救度世人的障碍。

做事心的表现和负面作用还很多,由于篇幅的关系就不更多列举了。同修如果静下心来用大法对照自己、对找我们走过的弯路、遇到的困境,还会看到许多由做事心引起的很惹眼的教训。上述写出来的只是我和几位同修交流后的个人见解,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大家作为一个整体,今后更好地做好我们该做的一切。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3/7/31/5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