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散发传单是一种讲真象的重要形式


【明慧网2004年8月21日】师尊在《2004年芝加哥法会讲法》中说:“大法弟子在讲清真象中救度了很多应该挽救的生命,但是还不够。其实到现在为止,大家做到的还是有限的,从数量上来讲比例还是很小。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大法弟子,肩负的责任是最大的。大法弟子的主体是在中国,那么那里的大法弟子应该做得更好,应该在教训中更加理智、更加清醒,走得更正,应该叫更多的众生得救,应该发挥大法弟子主体的作用。”师父的这番话使我感受到讲真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们在讲清真象中救度了一个人,可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而他可能对应一个宇宙体系的芸芸众生和极其复杂的关系。所以说我们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讲真象的形式多种多样,散发传单也是其中的一种,它能使被救度人更直观的全面了解真象,从而达到被救度的目地。在此我谈一下在城市散发传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形式、做法及点滴经验。希望能对未走出来和在这一方面没有经验的同修给以帮助。

一、首先我们要学好大法,这也是师父一再强调的,第二重视发正念。如果学法不精進,发正念不重视,讲真象的事肯定做不好,还会给大法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必须学好法、重视发正念,才会在散发传单时没有怕心,正念足,才能达到救度众生的目地。

二、在家的准备工作:每一张传单(A4)折成八分之一长方形大小,装入8×12公分的自封塑料袋内,这样常人拿到传单后易引起重视,感到这不是一份普通的传单,从而得到好的效果。再则还可防雨、防脏。

三、如今天要出去发传单,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可贪多,一定量力而行,没发过的可拿少一点,放在口袋里即可。

四、从未出去的同修在家发一会儿正念,清除你今天要走的区域各个空间的邪恶后再出去发传单。凡是发传单的同修出家门就开始发正念,一路不断。先心念正法口诀,后念集中念力念“灭”字。

五、白天散发传单:可在闹市区的电话亭、临街橱窗外台、围栏台、自行车筐、路边剪平的绿化带、批发市场等等所有可以放的地方,密度可大一点。(为了便于操作,最好手中拿一张报纸)非闹市区还可往大卡车、三轮车的车槽里放。

六、晚上散发传单:除了白天可放的地方外,(密度要比白天小得多,因为晚上人少,第二天早晨有清扫工打扫卫生)另外还有其他的方法。

粘贴:用双面胶撕下一块,一半贴在装传单的塑料袋的封口处,另一半就可以贴在电线杆上、铁杆上、光墙上等。(超市的打价纸也可用)

悬挂:曲别针打直后,一头弯成小钩,一头弯成大钩,小钩钩在装传单的塑料袋的封口处,另一头可挂在如街心花园的围栏上、花枝上、小树枝上等等。

中老年晨炼场所:一般的晨炼场所在街心非常长的树林带,参加的人数众多,白天将地点看清楚,晚上到各点各放几张传单,也可放在小树叉上,天一亮他们就看到了,对邪恶的震慑是很大的。(進树林里要注意环境)

社区、郊区村落:在散发传单时,進死巷时要从里往外做,上楼后要从楼上往楼下做。(白天也可以做)

七、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在街上散发传单,发一段路再到对面发一段路,基本上似大S形走法,这也是利用智慧,为了安全起见。基本上是一片一片的做,不管在哪个地方做,为了安全,第二天换地方,隔一段时间再来。

八、散发传单时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态,做正法的事要堂堂正正,决不可以东张西望,畏首畏尾,一定要动作大方、平稳、利落、果断。当你放传单想放不想放正在犹豫时干脆就走开,因为你在犹豫时会在动作上表现出来,世人会觉得你很怪,容易出问题。其实你的心态平稳时,一切都会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九、对还未走出来的同修第一次发传单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让有经验的同修带一带,帮她树立信心,带的时候力求要稳,哪怕做得慢一点。(切记要发正念)

十、如果两个人散发传单配合好的话事半功倍,效果能达到互补。如两个女同修,好似逛街、遛弯、同时发正念,配合默契,相互照应。如遇情况加大力度发正念,就会安然无恙。但过后要向内找,是否有漏,找出漏点,及时纠正,会越做越稳。(只是建议,如配合不好的话会相互影响。)

十一、其实每次还可带点不干胶,在没地方放传单时可贴不干胶。还有每天买菜或办事时口袋里可装上几张传单,有机会就发出去了。

下面是我们有一次在发真象材料时遇到情况:

一天早晨,我和同修一块儿散发传单,一边走一边聊,刚出去不久,走到了一个单位的门口,正说着话突然同修向门里一辆自行车走去,往筐里放了一张传单,正在这时忽听一声喊:“放的什么?站住!”这时此人正站在台阶上,离自行车有十米远,在这时同修已走到了我的身边,我对那个人说:“你看一看放的啥你再说。”看着他往自行车那儿去了,我拉着同修发着正念就走了。走了一段路,我俩就想为什么今天会发生这件事,原因是没发正念,让旧势力钻了空子,本来一开始就应该发正念可是我俩净说话了,做正法的事是多么严肃的事啊!决不可以疏忽大意。

以上是散发传单的一点经验体会,望能给同修以借鉴,如有不妥请指正。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4/8/21/8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