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近期考古发现看史前文明的繁荣与衰亡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5年3月20日】

(一) 埃塞俄比亚的新发现

据路透社2005年3月6日报道,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东部发现了12个人类化石。报道中说,这些化石经鉴定被认为有380到400万年的历史,比先前发现的“露西”(Lucy)更早。考古学家称这对了解人类历史是很重要的。

“露西”有一份几乎完整的人类骨架,是世界上公认的埃塞俄比亚的重大发现。它是1974年发现的,据估计有320万年的历史。

(二) 印尼发现的小人种脑部发达

据路透社2005年3月3日报道,早先在印尼发现的小人种具有很发达的大脑结构。

据《自然》杂志2004年10月28日报道,考古学家在印尼发现的小人种身高只有约一米,而脑子则只有正常人脑子的三分之一大小。从科学家们的分析结果来看,这些人种至少已有七、八万年的历史。科学家们认为至少在一万八千年前,他们还在该地区存在。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小型人种也有他们的小型工具。刊登在同一期《自然》杂志上的另外一篇研究报告中描述了一些小工具,其精巧程度与正常人种发明的工具不相上下。而且这些小工具在小型象骨中也被发现。这说明这些小型人种用其小工具来捕猎小型大象。

科学家日前又公布了一份对印尼小人种颅骨化石的最新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他们的脑部虽小但是却充满了人们想像不到的智慧。

报道中说,一个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专家迪安•福尔克(Dean Falk)领导的研究小组对该颅骨化石进行了最新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这确实代表了一个新的人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其头部非常小,但是他们却比人们想像的要聪明得多。颅骨化石所显示的脑部具有的一些特别之处,是在其它任何人类或是人类祖先身上不曾发现过的。

报道最后说,这表明这些史前人类虽然小一些,却一点儿也不笨。

这些发现有可能完全改变科学家眼中的人类進化史。

(三) 玛雅文化的遗迹

据美联社2005年3月7日报道,考古学家在洪都拉斯(Honduras)又发现了玛雅文化的遗迹。其中包括69个人的遗体,和30个以前没有发现的建筑。

报道中说,这块叫作Copan的地方曾经在公元250年到公元900年是繁荣的。历史学家认为是人口密度过高导致了它的衰亡。

欧洲历史上最早记载Copan古城的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手下的一位官员。1576年3月8日,他写信给国王,汇报关于这座古城的消息。之后,美国探险家约翰•斯蒂芬斯和英国弗雷德里克•加瑟伍德发现了这座古城,并于1840年向全世界公布了这座古城的相关资料,Copan古城才开始为世人所晓。

Copan古城曾经是一个繁盛的商业中心。考古学家认为玛雅文明的第一批定居者在公元前1200年首先出现在那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1年宣布该古城为世界文明遗产。

(四) 玛雅文明之谜

玛雅文明至今仍留给世界许多的不解之谜。

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玛雅先民在各地修建大型城市,和一座座的巨大建筑。这些建筑散布在高山丛林中,而且玛雅人也未修建连接都市与密林的道路。他们还在热带雨林中建造了世界最大的超文明金字塔,所需巨石必须从10公里外运来,再切成块状。玛雅人始终不曾使用过金属,这些巨石从何而来,如何搬运,至今仍是一个谜。

玛雅人修建巨大建筑不仅是为了居住,其中包含了深奥的科学道理,如金字塔形神庙有12个平台和365阶,每一平台代表一月,每一阶代表一天,计算了一年的时间;有的建筑指出金星或月球的运行;有的则表示出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玛雅人的历法可维持到4亿年以后,计算的太阳年与金星年的误差可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玛雅人还有着无与伦比的数学造诣和独特的谜一样的文字。玛雅文字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是用800个符号和图形组成的象形文字,词汇量多达3万个。玛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就掌握了“0”这个数字概念,比中国和欧洲人早了800年—1000年。此外,玛雅人精美绝伦的雕刻、绘画和青铜艺术也令人咋舌。

16世纪西班牙人登上美洲大陆时,玛雅人还巢居树穴,以采集为生,过着原始部落生活,但公元前8世纪的他们,怎么会产生如此高度的文明?实在是匪夷所思。

在殖民者入侵之前,大多数玛雅城市早已荒废几百年,玛雅人似约好了一般,各自放弃了城中的一切,带上他们民族文化中最为神圣的东西,到达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玛雅异常璀璨的文化就如此突然地中断了,这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

(五) 古罗马帝国城市庞贝的消失

如果说玛雅文明的消失是个谜。许多其它古城及古文明的消失则给了人们一些启示。比如公元79年8月的一天,古罗马帝国最繁荣的城市庞贝因火山爆发在18小时之后消失。

公元前10世纪,庞贝只是一个小集镇,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后来,它演变成一座繁华的城市,约有2万居民。它面积约1.8平方公里,环绕有4800多米长的石砌城墙,两条笔直平坦的大街将全城分成9个城区,里面小街小巷纵横相连,路面用碎石铺成。大街两旁有人行道,街宽达10米,铺着整块的大石板;十字路口雕花石砌的水池里满是清凉的泉水。最宏伟的建筑物集中在城西南,这儿是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

维苏威火山位于意大利西南海岸。它已经平静了几百年,人们都以为它是座死火山,但公元63年,它开始变得不安静,其后小震不断。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随着一声巨响,火山口揭盖了,熔化的岩石以1000度的高温冲出火山口,火红色的砾石飞上7000米的高空。火山灰、浮石、火山砾构成的“阵雨”在庞贝城下了8天8夜。火山爆发18个小时后,火山碎屑将整个庞贝城掩埋,最深处竟达19米,曾被誉为美丽花园的庞贝消失了。后来,考古学家将石膏浆灌进已经干枯了的尸体空壳,制成许多和真人一样形状的石膏像,再现了受难者当时绝望和痛苦的表情,令观光者无不唏嘘叹息。

据考证,庞贝人生活中充满了浓墨重彩的肉欲享乐活动。城内的小酒馆很多,多由女人经营。人们对维纳斯极为崇拜,称她为“庞贝女人”。观看角斗已是庞贝人一种残酷的爱好,已有专职的角斗士出现。浴场也是庞贝城的一大景观,而且都集中在市中心,遍布的浴场满足了人们日益高涨的享乐欲望。

英国文学批评家泰纳则感叹道:“它[庞贝]是一座灰红色的城市。”“那时候的人,是用整个身体活着。”

繁华的庞贝为何消失?从中可见一斑。

(六) 巴比伦的失落

古巴比伦王国也与庞贝有着类似的情形。

3800年前,强大的巴比伦帝国,带给人类历史空前的辉煌。巴比伦城以其豪华壮丽著称于世,包括王宫、神庙、大道和寺塔。其城门尤为世界之最,共有100多座,城池的8道城门用8个神的名字命名。城门高12米,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每道门有4个望楼,相互间以拱形过道相连,墙外壁及塔楼用色彩艳丽的彩釉砖和琉璃砖砌成,砖上饰有兽类浮雕,浮雕高约90公分,共有575座。

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也由巴比伦创立,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条内容。此外,巴比伦还第一个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并实行7日一周制度。后来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都深受其影响。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家几千年前已经知道地球和其它行星绕着太阳作轨道运行。他们能用这些知识准确地预测日蚀和月蚀。

苏美尔人更准确地了解太阳系及其在宇宙的确切位置。他们在公元前3000年发明的日历是我们今天日历的模型,而且很显然他们对天文学奥秘的了解远不止此。例如,他们知道地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这种转动会逐渐改变地球北极所指对的星星,每72年会改变1度,这种现象被称作岁差。他们称25,920年为一大年,用每72年改变1度计算,由北极转动一周360度回到原来指对的星星正好需要25,920年。苏美尔人知道岁差和大年的长度,考虑到需要对此观察所需的时间和他们当时可能有的观察工具,他们的这些知识令人匪夷所思。

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也属于巴比伦文明,更令人称奇。此外,“楔形文字”也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19世纪中叶,英国人莱亚德在发掘亚述王国首都尼尼微时,将2万多块楔形文字碑带回英国。这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印证了圣经《创世纪》上“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远古时代,地球确曾是被一场特大洪水淹没过。

《旧约全书》中记载,尼布甲尼撒攻占了耶路撒冷,拆毁了耶和华的神殿,搬走了耶和华殿的所有铜柱,俘虏了一万多名犹太人来到巴比伦为他修筑城墙和宫殿。外界称巴比伦为“冒犯上帝的城市”。

据历史记载。尼布甲尼撒二世时,巴比伦已经道德十分沦丧,整个城市成了奢华和淫荡的象征,甚至连许多神庙中都充斥着妓女。由于纵欲的结果,男子体质急剧下降,全国性病流行。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波斯国王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巴比伦。这个列为世界第一大的城市,从此成为了历史上的陈迹。至公元前2世纪,古巴比伦被沙漠彻底摧毁。在岁月无情的涤荡下,滚滚黄沙掩埋了昔日辉煌无比的巴比伦城。

历史无疑在告诉我们,即使再繁荣而强盛的文明,都会因道德败坏或亵渎神灵而化为乌有。

参考资料:

Ethiopia Archaeologists Make Important Fossil Find: https://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cid=585&ncid=585&e=11&u=/nm/20050306/sc_nm/ethiopia_fossils_dc
Experts Uncover Ancient Mayan Remains: https://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cid=1894&ncid=1894&e=19&u=/ap/20050307/ap_on_re_la_am_ca/honduras_mayan_relics
Tiny Early 'Hobbit' Human Was Smart, Skull Shows: https://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cid=585&ncid=585&e=6&u=/nm/20050303/sc_nm/science_hobbit_dc
https://search.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1/1/6/6513.html
https://media.zhengjian.org/media/ZJBooks/openmask/openMask.html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