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接收新唐人电视的情况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 东北地区接收新唐人电视的情况

  • 在上海室内用45cm偏馈天线接收新唐人

  • 用双本振代替单本振寻找2R参数

  • 东北地区接收新唐人电视的情况

    问:我家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想看新唐人电视台。看网上的文章,多数是一锅双星等方案,而且锅的大小也是1米左右,据说是必须挂在外面才行,因为我们地区经常有搜锅现象,这么大的锅挂在外面,没有人敢看,现在出的喇叭筒锅,我们地区行不行?

    答:应该不需要那么大的锅。

    长春地区0.75米天线一锅双星见
    https: //minghui.org/mh/articles/2007/9/20/162893.html#2007-9-19-chtv-3

    辽宁中部地区使用45厘米天线正常接收新唐人电视节目和明慧广播见
    https: //minghui.org/mh/articles/2007/10/23/165084.html#2007-10-22-chtv-3

    新唐人W5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见https://sattv.home.att.net/W-5.GIF,可见在延边的信号应该比长春要强一些,甚至和沈阳差不多,所以用0.75米天线一锅双星没问题。

    这是放在外面的锅,如果放在室内,隔着玻璃窗要用更大的锅,如玻璃窗没有窗框的面积足够大,且天线离玻璃窗很近,90cm的锅应该能收得很好。也可以不用玻璃窗,但试用不同材料的塑料膜。

    同等横截面积的喇叭筒天线比锅的接收效率好。横截面为40cm的喇叭筒天线比60cm的锅接受信号更强。这样推算,在室内用横截面为60cm的喇叭筒天线应该比90cm的锅效果更好,而且对玻璃窗没有窗框的面积要求更小,可以试一试。不过喇叭筒天线会有两三米长。


    在上海室内用45cm偏馈天线接收新唐人

    一、器材选用的是:1、南京中卫45cm偏馈天线90元,2、成都百昌O.S22M双本振高频头40元,3、深圳同洲CDVBAny2830s接收机200元,(此款是属于微型机)。我是为了携带方便购买此机型。建议大家在网上看一看其他同修是选用那个品牌,那个型号。购买器材时建议在网上直接搜索厂家,在询问再本地有没有总代理。这样购买可能会便宜一点。4、指南针,量角器(文具店购买)。线坠自制。

    二、把天线组装好,但是调整仰角和方位角的螺丝先不要拧的太紧。放在木板上,画出天线底角4个孔的位置。在用电钻,钻4个孔。再用M8螺杆固定天线。我用的是宽40cm×长60cm×厚2cm的木板。天线离地面高是60CM,距玻璃窗1.1M.(此距离是根据前方障碍物定的)。然后把指南针放在木板上(天线的下方)找出南北方向,一定要找准确。(也可用一根细线40CM长,系一根针再用磁石吸几下,针停止旋转后,指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最好同时使用。)并在木板上画出南北一条直线,再画出东西一条直线。这样坐标就出来了。把天线朝向西方。

    三、确定仰角。先在量角器上,用一把小剪刀在中心位置钻一个小孔。在用细线穿出系好。细线下面系一个重物,来量天线的仰角。注意量角器垂直拿时重物细线一定要在量角器刻度零的位置。之后把量角器垂直靠在锅后面2公分的方管上,调整约3~4度就可以了。然后把调整仰角的螺丝拧紧。仰角很小。

    四、确定极化角。高频头接线柱向左或向右,极化方式就是垂直。高频头接线柱向上或向下极化方式就是水平。那个极化方式都可以接收。如果接收机设置是水平接收,那22K开关要选择关。晚上用垂直接收,信号质量会好一点。

    五、确定方位角。这时把器材都连接好,打开电视机,输入本振频率09750,下行频率11334,符号率06511,接收方式垂直,22K关。从西向南缓缓移动天线并观察信号质量,信号质量到6%~7%那方向就对了,在调整到最大。按OK锁定,图像就出来了,把方位角螺丝拧紧。在微调极化角就可以了。在房间里关窗户的情况下晚上10点钟,信号强度75%,质量47%。


    用双本振代替单本振寻找2R参数

    用11300单本振对好2R星后,天线的位置不动,把单本振拿下来,换上9750-10600双本振,利用接收机的自动搜索功能,2R卫星上所有的节目参数都出来了,在自动搜索中本振可以是5150 9750 10600 或其它很多的一定范围之内的数都行,这是最简单最快速的办法了。

    另外请大家注意9750-10600双本振高频头的输入频率10.70-12.75的范围大小,2R卫星节目的所有下行频率的数值大小都在其范围之内,也就是说:“看一个高频头是否能收到该节目,只要看其下行频率的大小,是否在高频头的输入频率范围之内就行了。

    这就是为什么11300单本振收不到新唐人的原因。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