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孔镛太守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有一个太守名叫孔镛,他刚上任到田州当知府,就遇到了一件大麻烦事。他的下属军队调到外地去执行任务,田州一时空虚,毫无防御能力。因侗族民众长期对田州官员不满,曾与官府多次发生过冲突。趁此时,侗族民众手持凶器,声势浩大的突然来进犯州城。

情况紧急,有人提议:关紧城门,死守州城;有人提议:速借邻州兵力,驰击叛乱分子。孔镛说:“目前这里是一座孤城,现正内部空虚。守城难以持久;请求借兵,一时远水难救近火。不如我亲自去晓谕他们,或许他们会解围而去。要真能这样,也就化干戈为玉帛了。”

于是孔镛只身一人,独自大开城门,向侗族的军营走去。对方见他一人大摇大摆的走来,也未加阻拦。孔镛来到屋子中间,坐定。侗族首领大声的斥问孔镛:“你是谁?来干什么?”孔镛说:“我就是刚来此上任的太守孔镛。我知道你们本是善良的百姓,只因为饥寒交迫,才聚集起来苟且活命。你们有苦衷,是前任官员不体谅你们,动不动就用军队来镇压,想把你们剿尽杀绝。我现在奉朝廷的命令,来做你们的父母官,我把你们看成自己的晚辈,我绝不会杀害你们。哪有父母杀害晚辈的道理?如果你们真能听从我的话,我将宽恕你们的罪过。你们把我送回州府,我把粮食、布匹发给你们。你们以后就不要出来抢掠了。你们如果不听从我的劝告,可以把我杀掉。但是很快就有官军来兴师问罪,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当时有很多人在旁边,都听到了孔镛的讲话,人们都佩服孔太守的胆量和善心。那个侗族首领说:“要是真象您讲的那样体恤我们,在您任太守期间,我们侗族人民真是有福了!我们绝不再做违法的事。”孔镛说:“我一语已定,请你们相信我的诚意!”众人一齐拜谢孔镛。

孔镛在这里住了一夜,和他们作了亲切的交谈。第二天,回到州城,送给侗族人民许多粮食和布匹。侗族人民再三道谢而归。从此以后,他们安居乐业,再也没有做过扰民之事。

杜甫有诗道:“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大小官员们,只要简朴一些,不要过份奢侈靡费,少剥削一点,让人民略得温饱,他们是不会抛家舍命去抢掠的。官逼民反,为官者当深细思之。

孔镛向侗族人民,表现出善良和诚信的风范,立刻就取得了侗族人民的信任拥戴,这也就说明:人民是通情达理、温顺善良的。孔镛在处理这次突发事件中,表现出他的善良、诚信和勇毅,是令人钦佩的。只有无私的人,才能无畏,才会真正的做到善良与信诚。他对兄弟民族的态度和政策,也是华夏美德的一种体现。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