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度高档住宅、公寓里的众生


【明慧网二零零八年一月十七日】师父说:“目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救度众生,多救人!这就是最大的事情。”(《二零零七年纽约法会讲法》)通过学法我深知救人的紧迫,为了抓紧时间,我全身心的投入到讲真相、劝三退、传《九评》中,但是有的地方还是做的欠佳。这里讲一讲我对救度高档住宅和高层公寓里的众生的几点体会。

不要用人的观念看待被救度的众生

二零零五年,有一次我去某大学高层住宅小区讲真相、劝三退,那里住的都是老教授和教师。我问他们看过真相资料和《九评》没有。回答是没有听说,而且还很想看一看《九评》。当时我心里一惊,迫害开始这么多年了,我怎么遗忘了这里的众生呢?

之前我没有重视那些高档住宅里的众生,总认为那里住的都是些大款、当官的,有权有势的人。认为他们受党文化毒害太深,对他们讲真相很难,所以有时路过那些门口就匆匆而过,不想進去讲真相和发《九评》。后来通过学法明白了救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那些高档住宅中,那里的人也有很多是冒着天胆下来得法的呀!有很多都是大穹的主和王啊!救度他们中一个人等于救度了一个庞大的生命群,这意义有何等重大!而这些相对来说比较难進出的门却是我们讲真相传《九评》的盲区,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救度他们。

讲真相过程中要重视发正念

这些年来,我集中精力专心去这些较难進入的地方发真相资料。由于这些地方保安系统比较严密,所以一般头一天就要发正念,从微观上清理另外空间破坏大法和干扰救度众生的邪恶因素!另外还请师尊加持,让那些保安、门卫打瞌睡,好让我能够顺利進入。到了第二天,等我要進去时,门卫真的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这样我便顺利的進入了那些高档住宅。发真相资料时,正念要强,胆大心细,不能有半点怕心。心里告诉自己,有师在,有法在,我做的是最神圣的事,助师救度众生,一正压百邪。等发完资料后,再发正念,不许邪恶破坏,让有缘人能够拿到。据我知道,所发的真相资料都没有被破坏,都被有缘人拿去了。

要花一些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在第一次去这些高档住宅的时候,最好空手不带任何资料,先進去探明里面的情况,电梯和楼梯口在什么地方,里面有没有巡逻蹲坑的。等到第二次去的时候自然就心中有数,不慌不忙了。

发真相资料的时候最好是一个人开电梯上去,从上往下发。進楼道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发现有人出来,可以顺势往楼梯方向走,下到下一层楼,千万不要因执著而操之过急。这些高档住宅和高层公寓,很多都是没有报箱和走廊窗台的。所以我用纸把真相资料包好,放在一个小塑料袋里,挂在他们的门把手上,一层楼最好只挂一本,不要放多。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好奇,不会去破坏,可以更好的起到救度众生的作用。

这些真相资料是做资料的同修们辛辛苦苦,不管春夏秋冬,冒着危险,付出了很多人力和财力做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份真相资料,好好利用他们起到救度众生的作用。

救度众生不能有完成任务的心

如果状态不好,不要急于去做,千万不能有完成任务的心。要有一个纯正的心态,心想着救度众生。这是主佛交给我们的使命,谁也不能阻拦,谁阻拦就灭谁。如果我消灭不了它,还有师父和护法神!就凭这一念,就一定能平安无事的做好救度众生的事。

在讲真相和发真相资料的过程中一定要修好自己,不能只关心今天发了多少真相资料,采用了什么样轰轰烈烈的形式。重要的是在救度众生中自己的心归正了多少,自己对应的天体体系的生命有多少得到了救度。

在救度众生的过程中,在关键时刻,把师父赋予我们的神通都拿出来。有一次我去一高层公寓发真相资料。我刚一進去,电梯就上去了,怎么按都不下来,另一个电梯锁上了。门口站了一个保安正在望着我,当时我肩膀上背着一大包《九评》和其它资料。当时心里很急,就对电梯说:“希望你配合我,赶快把电梯门打开,帮助我发真相资料,我们一道同化大法!”话音刚落,只听咔嚓一声,电梯门开了。当时我掉下了感激的泪水,心想多亏师父的加持和大法的威力!

救度众生的时间是非常紧迫的,我们不能辜负苦心救度我们的师父,不能违背我们在史前签下的誓约,要对得起期盼我们去救度的无量众生。师父说:“那么多的高层生命敢于冒着这么大的险恶到三界中来,为了什么?他们是神哪,我们能不救他们吗?”(《二零零五年曼哈顿国际法会讲法》)我们要突破到无私无我,加大力度,尽我们的一切能力,去救度那些高档住宅和高层公寓的众生。

在平时的讲真相中,有几次我们都亲耳听到了众生对大法的呼唤。那些众生在盼我们去救度呀!只要正法一天没结束,众生们还有被救度的希望。但是我们一天都不能放松,越是难以進入的地方,越是要去救度。不留空白,不漏掉一个有缘人,把真相资料撒遍所有的高楼大厦和高档住宅。我能做到的这一切都是师父赋予我的,这背后有师父的付出和大法的威力!这一切的一切我们是无法知道的。我要加倍努力的做好三件事,早日结束迫害。

因文化水平有限,有词句不当的地方,请同修指正!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8/1/17/17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