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找真好


【明慧网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我是教育系统的一名大法弟子,修炼十一年了。

由于自己修的不精進,和一些人心的执着,导致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很被动,不能体现出一个大法弟子的美好形像,没有树立起应有的威德。在课堂上,虽然我讲的很卖力,但是大多数学生厌学情绪重,拒绝听讲,对我的课毫无兴趣。自然每次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尽管我苦口婆心,耐心教育,但是学生们就是听不進去。课堂纪律时好时坏,有时自己简直是到了“气急败坏”的程度,但无可奈何,很沮丧。作为一个修炼人,觉的真是在给师父抹黑,给大法抹黑,深感惭愧!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法不是超常的吗?大法弟子不是走在神的路上的修炼人吗?怎么连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呢?肯定是自己有问题。

师父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向内找。只有向内找,才能找出自己的人心和执著。

当初,得知自己只担任初三年级两个普班的英语教学时,我在心里就有些松懈,认为学校领导不可能和差班要好成绩。差班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好,要在初三提高英语成绩按常理是不可能的。只要能顺利把课上完,不出乱子就行了,还要什么成绩呀!有时心里还冒出非常不好的想法:“反正学校也不重视我,不让我教好班,那就别怪我教不出好成绩来。把表面的活干好,不给领导留下批评自己的理由和借口就行了。”

这一向内找,还真吓一跳。原来自己内心还深藏这么肮脏的东西。学生的散漫和不认真学习,都是自己促成的:课下备课不动脑;课上对学生要求不严,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干什么的都有;上课时简直就是一分一秒的在熬时间,下课铃声一响,就有一种如释重负和完成任务了的感觉;课下很少找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等等,所有这些都滋长了学生不好的习性,没有尽到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自己一方面总是埋怨社会道德下降,人心变坏,学校也不是一块净土,另一方面,自己却又随波逐流……。

打开书,看着师父的法像,感觉自己真是太差劲了,这哪里是一个大法弟子的表现!师父在为我叹息……。转而,我看见师父又在鼓励我,鼓励我精進。打开《转法轮》,读到师父说:“有坏思想的人,想不正确的东西的时候,在你场的强烈作用下,也能改变他的思想,他可能当时不想坏事了。可能有人想骂人,突然间改变思想,不想骂了。只有正法修炼的能量场,才能起到这样一种作用。所以在过去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叫作‘佛光普照,礼义圆明’,就是这个意思。”是自己的场不正,怎么还去责怪学生呢?师父在《精進要旨》<清醒>中告诉我们:“我经常讲一个人要是完全为了别人好,而没有一丝自己的目地和认识,讲出的话会使对方落泪的。我不只教了你们大法,我的作风也是给你们留下来的,工作中的语气、善心,加上道理能改变人心,而命令永远都不能!”还是自己有问题,没有真正为学生着想。我通常都是在自己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捣乱的学生轰出教室,然后再狠狠的批评他们,让他们写保证和检讨,有时还罚他们抄单词,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怨气。哎,真是可笑又惭愧。由于自己的人心和执著,让旧势力钻了空子,来操控这些孩子们跟我捣乱。其实真正受害的是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他们既学不到知识,又没学到做人的道理,还经常受到教师的体罚。他们都是和我有很大缘份的,我不但没救他们,反而去埋怨他们。

悟到了,就要立即改变自己的修炼状态。随之,法的威力即刻展现,现在两个班的课堂纪律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有问题向内找,这是大法弟子与常人的根本区别。”(《精進要旨》〈致大法山东辅导站〉)

今天中午打开明慧网,阅读几篇同修的心得,我突然悟到,自己的心胸太狭窄了,对他人没有一点宽容和理解,更不用说慈悲了。我总是睁大眼睛找别人的不足和缺点,而不向内找自己。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我通常是先耐心提醒,如果他们不听,我就忍不住了,指责和批评就开始了。我真正发火生气了,他们也就老实了。有时我明显的感到这是旧势力在考验我,我还似乎看见旧势力在偷偷的乐我呢:“看,她又发火了,她又生气了,她心胸的容量就是这么小!她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修炼人呢!”每当这时候我都很沮丧,又让师父失望了。真想打自己两个耳光。当然旧势力是不配考验我的。但我毕竟有漏,被旧势力钻了空子。

昨天夜里师父在梦中点化,我还存在很强烈的争斗心。仔细查找自己,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如和学生争高低,强制他们,压制他们。耍教师的派头和威风,实在不行就找他们家长。就象师父讲的:“有的人听完课走出礼堂的时候,就变成常人了,谁要惹着他、碰着他,他就不干了。”(《转法轮》)认为学校这样安排工作对我很是不公平。没把这当作自己提高的好机会。现在我才终于悟到,为什么让我教两个差班。也许这就是师父的苦心安排,让我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加大自己心的容量,提高自己的心性。修炼的路上哪有偶然的事情呢?因为“只有最复杂的人群,最复杂的环境才能修出高功来”(《转法轮》)。

向内找真好!再继续向内找,找出自己的人心和执著,去掉它们,轻装上路,去救度众生。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9/10/29/21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