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自己站起来


【明慧网二零零九年三月十日】我修大法已十几年,首先要感谢师尊的慈悲救度,也感谢同修的无私奉献。师尊的法理时时在引导着我,同修的正念时时激励着我,使我在正法修炼的路上能平稳走到今天。

我今年八十岁,一九九五年十月喜得大法。师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修炼前我是个多病的人,三十岁得了肝炎、胃炎,吃药无数,脸色蜡黄,体力活不能干,后来又得了气管炎,在人生的道路上苦苦挣扎着。

说起修炼我并不陌生,从小我就相信神佛的存在,我的母亲几乎天天跪着给神佛敬香,遗憾的是一直没得到高德大法,始终未走進真正修炼的大门。自从恩师赐予宝书《转法轮》,我就如饥似渴的拜读,书还没读完一遍,师父就给我净化身体,天天拉肚子,连续拉了二十多天,把我的身体全部净化好了,十几年来不再需要寻医问药。现在的我红光满面,走路生风,熟人都惊讶于我的变化。

在修炼的道路上,师父始终呵护着我、点化着我,使我逐渐悟到佛法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佛恩浩荡。修炼中的神奇事情很多很多,这里我想只把记忆最深刻的两件事情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证实法轮大法是真正的佛法。

我家住平房,在小胡同的路东。路西有一棵梧桐树,就在我家的对面。梧桐树很高很大,半米多粗,十几米高。为了遮阳树干从没剪过,它象一把很大的伞,把整个小路和我家全都能罩住。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四日的下午,三点多钟,西北方向乌云密布,连风带雨,好象天塌下来一样,向我家压了过来。先是刮大风,刮倒了很多的树,狂风过后下起了雹子,接着是倾盆大雨。那时我还在做小生意,卖些烟酒糖茶之类。风停雨止,大街上的水淤积半米多深。我往家走,看看我家進水没有。

刚走到小胡同口,就看到路西的那棵大梧桐正在向我家歪过去。想到老伴和十五岁的孙女还在屋里,我马上大声喊着:“你们娘俩快出来啊,梧桐树要倒了!”她娘俩刚跑出屋,大树不偏不倚的歪倒在我家平房顶上。房顶凉台上种一棵葡萄树,葡萄架已被梧桐树压倒了。见到这情景我孙女吓的哭了起来,说:“爷爷,咱怎么住啊,这么大棵树压在咱屋顶上,屋倒了怎么办?”我一看房子太危险不能再住了,就说:“咱们先去邻居家休息一晚吧。”随后我又跑進屋里,在师父的法像前点了一炷香,求师父保佑别让树压塌了我家的房子。为买这套房子我花光了一辈子所有的积蓄。

我们在邻居家坐了一会,也就是五点多钟,小孙女心放不下,就跑回家去看,这时就听她喊:“爷爷快来呀,咱屋上的那棵大梧桐树没有了!”我当时认为小孙女是被吓迷糊了呢,这么大的一棵树怎么会没呢?她又喊了第二声:“爷爷,真没有了啊!您过来看看!”我出去一看,那棵梧桐树真的不在我家房顶上了,它又回到它原来的位置上去了!俺爷俩跑过去抱着那棵大梧桐又是哭又是笑。此时,我家后院住在楼上的邻居告诉我们说,这棵梧桐树站起来时他在从窗子往外看,见从东南来了一股风,围着这棵大树打转,就看着树头一起一落的晃了几下,“唿”一下子就给掀过去了,立在原先的位置上了。我围着大树仔细看,树根周围没有一点歪倒的痕迹,而且我家平房顶上没有落下一根折断的枝叶,除了葡萄架倒了,房子一点都没有损坏。

我想:按常规,即使是一棵高粱歪了,不扶它,它也起不来,胳膊粗的小树歪了,你不扶它,它也起不来,为什么这么大的树被刮倒了还能自己再站起来?我们全家跪在师父的法像前激动的泪水涟涟,是慈悲的师父保护了我的家啊!感谢师父的呵护!我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知道后,从此也走上了修炼的路。

二零零四年秋,在外地做生意的女儿和女婿俩人坐着一辆新买的大机动三轮车回老家掰玉米。女婿开车。路过很高的一座大桥,大约还有一米多远就开到桥顶了,可这时机车开不动了,不但不往前走,还急速向后退。旁边正在修桥的人们都吓坏了,大喊:“了不得,快停下!”这辆车急速倒着,一下翻车了,翻了几个个儿,俩人全摔到桥底下,而桥下又都是修桥备用的大石头。俩人都摔在石头上,车压在他们身上。修桥的人都惊呆了,几十人急速跑到他们跟前救人,有想打120的,有掀车的。把车掀起来后,他俩慢慢都站起来了,看看全身哪里都没伤着。

在场的人都看傻眼了,没想到人还活着,议论纷纷,说这两个是什么人,就算两个铁人也得被砸扁了啊。女儿站起来后,觉的裤腰带松了,想紧紧腰带,一动腰带断了,头上戴的安全帽烂了,身上却没有一处伤。修桥的人帮忙把车推到路上,夫妻俩开着车平安的回到家。

第二天,我到翻车的桥上去看看,修桥的人又把事情的经过给我叙述了一遍,还说你们祖上真是积了大德了。我说,我来的目的就是想感谢你们,同时更想告诉你们,我孩子之所以有惊无险,是因为他夫妻俩都修炼了法轮大法,都修炼“真、善、忍”,有师父的法身保护,绝对没事。真正修炼法轮大法的人都会逢凶化吉,平安无事,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在场的人都知道了大法和大法的神奇。

十几年来,师父显现给我们一家神奇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写了。师恩浩荡,跪谢师恩!

初次提笔,不当之处,请同修慈悲指正。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9/3/10/19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