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自我才能消除间隔和形成整体

——和赤峰大法弟子切磋


【明慧网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七日】可以说,从7.20后到目前,赤峰市区的同修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而一部份老同修却认为赤峰大法弟子根基不错,法悟的好,修的境界不低。这不是很矛盾吗?什么是修的好?修的好不是表面上你能谈出多少理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不断放下自我,同修之间没间隔,形成强大的整体,在救度众生中发挥整体的作用。

可是,这些年外地同修在一次次和赤峰同修交流中发现:赤峰部份同修自我意识很强,既不组织学法小组形成整体,也不愿堂堂正正的大胆的去讲真相。一部份老同修虽然也做了一点救度世人的事,可是和飞速发展的正法進程要求相差太远。外地同修数次和赤峰同修交流中竟找不出一个协调人,叫谁做谁都不做,都觉得本地情况复杂,谁也不服谁。其中有一个同修想主动当协调人做点事,马上风言风语就出来了:“她当协调人?她协调谁啊?谁听她的?”同修间划分了很多圈子,与圈子外的人几乎不来往,即使有来往说话时也是小心翼翼的,长时间的间隔始终没有消除。

那么间隔是什么?间隔就是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互相向外看,在指责和争辩中坚持着那个“我”。每当看到赤峰市区同修这种状态时,我心里很着急:师父为我们讲了那么多的法,我们为什么现在不能再向前迈一步呢?

而周边几乎所有的旗县已经形成了整体。有的镇大法弟子讲真相做的非常好,全镇已经有75%的人三退了。走出来晚的同修讲真相几乎没有了‘市场’,要经常到几十里或上百里的集市上去讲真相。要知道,每个人只要是师父的弟子,在正法進程到最后的今天,就必须要走出来救度世人完成史前誓约,同时无条件的放下自我形成整体。我知道,这些年里,赤峰市区就是同修中这种自我的因素和间隔太强了,才没有人敢出来做协调人。事实上,就是有人出来做协调人也协调不了,有几个人能服气呢?有几个人不跟协调人别着劲儿干呢?其实,做协调人不是当领导,不需要有多高的能力和才华才能胜任。从我们地区成熟的经验看,协调人不是一个修的很完美的‘高人’,都是普通同修,甚至很普通很普通,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协调人本人怎么样,而在于其他大法弟子能否真心配合,这真的需要修炼人的心性和境界要跟上。一个协调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协调人就象一个木棍,这个木棍不管它是否成材或不成材,哪怕是很弯曲很不好的一个木棍,它只要想立在地上撑起一片天,那么这时如果大家你伸出一只手握住这个木棍,他伸出一只手握住这个木棍……这便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好坏不来自于木棍的本身,而是其他大法弟子彼此无间隔的齐心配合,而木棍只是溶在整体中的一个分子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还有必要去挑剔协调人能力高低吗?还有必要眼睛向外看谁够格和不够格吗?

其实,就我接触和知道的一些赤峰同修中,人人都可以做协调人,现在已经具备了这个环境。因为周边城市和赤峰辖区的旗县已经全部形成整体,他们讲真相和救度世人做的非常好,就差赤峰市区这一块了。外地同修为你们着急啊!想到赤峰市区交流没有落脚处;想帮助赤峰建立资料点或做个什么大法项目,没人牵头;想让谁做协调人又怕这怕那不敢出来。其实,做协调人也好,做联系人也好,在正法的今天,他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个人修炼范畴,应该说是一种了不起的行为。

我们不要怕邪恶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就这样想吧:师父让我做的事,谁敢妄动!我做的事是最正的事,全宇宙的众神都给开绿灯,谁敢迫害!正念强就能化解一切,整体的合力就能解体一切邪恶因素。如果每个人都有想形成整体的愿望,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的便利条件组织学法小组,每个人都能放下自己认为的‘对’而无条件的去配合别人,每个人都为救度本地区众生拿出好的点子来,那我想环境很快就会改变。

有一部份同修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谁过去写了三书有污点了;谁有怕心总是在家猫着不出来了;谁对开天目的同修感兴趣又做了什么不在法上的事了;谁在病业关上总是闯不过去了……放下这些吧!不管哪个同修出现什么状态,都是修炼路上的过程。如果我们看重了这些,必然要出现互相之间指责和埋怨。这样张家长李家短,没完没了不修口的议论别人谁高兴?有许多同修几年了一直处于这个状态。一些外地同修说:赤峰市区同修只要有形成整体的愿望,我们会无条件的去帮助或圆容,缺资料给资料,缺大法书给大法书,需要人去帮助我们就去人。

跟上吧!一定跟上吧!多么希望看到赤峰地区的学法小组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多么希望看到有诸多的状态不好的同修在集体学法和交流中提高上来;多么希望看到那些昔日不修的同修在我们整体的帮助下能走回来;多么希望看到盼望得救的无量众生在我们形成整体后讲真相中被救度。不用观望,就从自己做起;不去指责,师父选择的弟子最终都是威德赫赫的新宇宙的王。师父已经告诉了我们结果:“正法必成,大法弟子必圆满。”你还等什么呢?你还看什么呢?你还看谁呢?时间还等你吗?

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0/6/27/22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