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汤祷桑林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3年5月28日】编者按:天灾的始末与君王的德行息息相关。汤王为民献身的品行顺应了天理,天除旱降雨。

商汤朝开始不久,发生了一场旱灾,延续七年。“……三月,商王践天子之位,是岁大旱。”(《通鉴前编》)“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管子·轻重篇》)

连续七年的旱灾,使河干井枯,草木枯死,禾苗不生,庄稼无收,白骨遍野。咄咄逼人的旱灾,震撼着整个商王朝。那时的人们都认为是天帝所为。卜辞中就有“贞(问):不雨,帝佳旱我。”(《龟》1.25.13)意思是:不下雨,是天帝给我的旱灾。此时,商代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小戴札·表记篇》)因此,自从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就在郊外设立祭坛,天天派人举行祭礼,祈求天帝除旱下雨。这就是“郊祭”。

郊祭最初的仪式是:燃烧木柴,用牛、羊、猪、狗等家畜作上供的牺牲。祭祀时,史官手捧三足鼎,鼎内盛有牛、羊等内脏作供品。史官虔诚地向天地山川祷告说:“是不是因我们的王政事无节制法度?是不是使人民受了疾苦?是不是因官吏受贿贪污?是不是因小人谗言流行?是不是有女人干扰政事?是不是宫室修得太大太美?为何还不快快下雨呢?”这是史官受汤之命,说了六条责备自己的事以求天帝鬼神赐福降雨。然而,祭祀没有效果。尽管商汤命史官天天祭礼,苦苦哀求,天帝依然无动于衷,没有赐福降雨。

大旱持续到第七年的时候,商汤命史宫们在一座林木茂盛的山上,选了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了祭坛,他亲自率领伊尹等大臣举行祭祀求雨。但是祭祀之后也未见下雨,商汤就命史官占卜。史宫们占卜后说:“祭祀时除了要用牛羊作牺牲外,还要用人作牺牲。”汤稍稍沉吟后说:“我祭祀占卜求雨,本是为民,怎能用人去焚烧?用我来代替吧!”说罢,命左右把祭祀的柴架起来,然后将自己的头发、指甲剪掉,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不要以我一人的没有才能,使天帝鬼神伤害人民的性命。”祷告完毕,汤便坐到柴上去。左右正要点火,突然乌云四合。大风乍起,人们盼眼欲穿的大雨骤然而至。

人们认定是汤的为民牺牲感动了天帝,才使得天降甘霖,旱情解除。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