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显大忍

——写在“四二五”八周年之际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三日】(明慧评论)自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五日万人大上访,到后来持续八年的和平理性的反迫害,法轮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多少苦难,多少艰辛,八年的承受,人们难以想象。但是,法轮功走过来了。

不过,还有的人在想,“政府说不让炼,就不要炼了,自己实在觉的好,就在家偷偷炼,对外不要说。——法轮功讲‘真善忍’,那为什么不‘忍’呢?”

这种说法的背后,掺杂着同情和不解。一是觉的共产党多狠啊,跟它斗有什么好结果?何不忍一忍?二是对法轮功学员的讲真相、反迫害不理解,认为是没有“忍”。

“忍”,到底什么是忍?怎样才算忍?

人们常说,“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剜心透骨。的确,“忍”,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坚持,意味着承受,意味着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

有人也许会说,面对江泽民团伙对大法和师父的恶毒攻击和对法轮功学员的全面打压,别的学员要去上访,要去澄清真相,他没有去,他“在家偷偷炼”,他说这就是忍住了。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在家偷偷炼”到底是在“忍”什么呢?

当报纸、电视、广播、网站上铺天盖地的造谣诽谤攻击法轮功及其创始人时,他躲开了;当单位要他写不炼法轮功的保证时,他写了;当邻居问起他还炼不炼时,他摇摇头说早就不炼了;当同修要来串门时,他找借口谢绝了…… 然后,在家里“偷偷练”。班照上,学照念,工资照发,就业、升学、提干、住房、退休金,什么都没有损失,人们不禁纳闷,他在“忍”什么呢?

只有被攻击者、被侮辱者才能有资格谈忍。“骂我老师,我不还口,我忍了”,是否意味着被侮辱的不是他的老师,他无心去替他老师“忍”。“看到别人受伤害,我忍了”,因为他不是受害者,他无意去替别人“忍”。实际上,由于怕心和各种顾虑,认同“在家偷偷炼”不过是把自己与作为一个整体的大法分隔开来,在江泽民团伙和中共造谣诽谤法轮大法和大法师父时,自己成了旁观者。

细追起来,面对电视上那些恶毒的诽谤,他可能心里会有一丝内疚,觉的自己对不起大法和师父。但“内疚”不是“忍”。

“忍”是一种美德,是和“真”“善”并列的崇高美德。“忍”不是“懦弱”和“偷生”的代名词,是理智清醒的内心选择和意志坚不可摧的行为表现。

当法轮功学员站出来维护大法时,那才是把自己同“真善忍”连在了一起,成了大法的一个粒子。所有针对大法而来的压力和侮辱,大法粒子都在帮着承受。有承受,才能谈到“忍”。当单位要你签不炼功的保证时,你拒绝了,你得承受失去工作、失去学业的压力;当你被限制不准为法轮功说话时,你上访讲真相去了,你得承受失去住房、失去退休金的压力;当你被绑架到洗脑班,要你写悔过书时,你拒绝了,你得承受不被人们理解的压力;当你被投进监狱,在酷刑折磨下,你依然没有放弃正信和修炼,你得承受中共对你的家人和单位的无理株连带来的压力;当然,更不用说面临生命危险时生死攸关的巨大压力。

面对种种压力和危险,你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依然坦坦荡荡的去为法轮功说公道话,无怨无悔的去澄清真相,带着真诚,抱着善意,去告诉人们大法好,告诉人们“真善忍”是宇宙的真理。这才是“忍”,以弱小的身体,去承受被江泽民团伙和中共操控的整部国家机器的压力,展现着非暴力、和平、理性,真诚,善良,坦荡,无怨,这就是“大忍”。

有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那是人基于利益的韬晦之计。法轮功学员要维护的是“真善忍”宇宙真理,要争取的是堂堂正正的修炼正法的合法环境,要维护的是大法赋予每一个人的身心回归向善的机缘。法轮功学员不只是为自己,也为人类的维护着邪不压正的天理。“在家偷偷炼”决不是“真善忍”大法造就的修炼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维逻辑,当真正能使生命返回无限美好境界的大法被诬蔑,世间的人们因为不明真相而失去机缘时,法轮功学员们想的是快快让人们明白真相、别失去他们那份珍贵的机缘啊!带着这样的心,他们如何能“在家偷偷炼”呢?正是法轮功八年来的反迫害,才打开了一片天,才让无数的世人明白了真相,才使大法洪传到了八十多个国家,才揭开了大法洪传人类的历史,才使无数的人为自己的生命选择了美好的未来。

其实,是共产党的强权暴力摧毁了人们对道义的信心,是共产党的邪恶本性败坏了社会的道德。中共统治下的社会不但没有了“真”,没有了“善”,更是变异了人们对“忍”的认识。见义勇为成了傻事,苟且偷生成了智慧。“在家偷偷炼”这样的想法,不管初衷如何,造成了人们把矛头指向受迫害者,而不是加害者,客观上助长了江泽民团伙和中共的邪恶气焰。

“真善忍”是圆容一体的。大法弟子在反迫害、讲真相中,做到了真,做到了善,在真和善中,实践着忍。法轮功学员的付出,也是在规正被共产党破坏了的道德,为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的道德回归奠定着基础。明白的人说,法轮功学员八年持之以恒的理性反迫害是“大善大忍”。是啊,他们用自己高尚的付出,为人类展示了纯正的“忍”。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7/4/23/15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