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四·二五”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四·二五”又到了,每年的“四·二五”,是中共恶党的敏感日子,也是千千万万个大法弟子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它见证了大法弟子在邪恶压顶中,勇敢地捍卫宇宙大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为人类历史创下了集体和平上访的先河。

我是一名普通的法轮功学员,“四·二五”时,我仅修炼一年多,当我听说天津法轮功学员因为何祚庥诋毁法轮功,而到有关部门上访被警察又抓又打的消息后,我与同修们立刻决定到位于中南海附近的上访办公室去说明情况,告诉政府法轮功真正是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功法。

第二天,也就是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清晨五点三十分,我们几位同修就骑车来到府右街,也就是中南海新华门附近。这时看到已有一些同修已经在那里了。有几位同修和警察一起在指挥交通。大家都秩序井然的站在人行道和便道上。

后来人越来越多,从长安街至西四路口,一条府右街上全是来上访的法轮功学员。男女老幼都有,有的在读《转法轮》,有的在炼功,有的在交流。我还看到一些维持秩序的警察手里也拿本《转法轮》在读。整个现场气氛平静、祥和。没有一个人喊口号,没有一个人有任何过激行为。那天我听天气预报是下雨,可是不知为什么,不但滴雨未落,反而是风和日丽。我们从早到晚上,一直在现场等待,没有吃东西,却丝毫不感到渴与饿。在下午的时候,听说有学员代表进到中南海和当时的总理朱镕基对话,表明我们上访的目地:

一.给法轮功学员一个正常的修炼环境。

二.可以继续出版李洪志师父的著作。

三.立刻释放所有被抓的天津法轮功学员。

当时进到中南海的学员出来后告诉大家,总理朱镕基对法轮功的事早有批示,大家听了很高兴。

到下午四点多钟时,我突然听到从我们的队伍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有学员说,快看法轮!我顺手指的方向望去,却是什么也没看到。我心里有点着急,止不住的嘴里叫着“师父,师父”,不知为何热泪已将双目遮住。这时整个法轮功学员的队伍已是掌声雷动,连马路中间的警察们也跟着往天上看,拍着手。此情此景时隔八年后的今天,还仿佛历历在目。

我身边有八位从河南煤矿赶来的大汉,他们都热泪盈眶、双手合十朝着太阳的方向叫着“师父啊师父”,挺大的个子却哭得象个迷路的孩子。我心里更着急了,因为一个学员说“快看,满天的法轮、师父的法身”,我却什么也看不见,只好把心一横,也迎着太阳的方向望去。这时我看到在太阳前面有一个法轮在旋转,仔细看还能分辨出里面的金色的图案。随着法轮的转动,一会儿满天是粉红色,一会儿又变成紫色。这时我突然发现我身边的一切都变成了金色的世界,地是金的、树是金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金色的,那种神圣和绚丽,好久好久我才从中恢复过来。我十分兴奋地与一个老学员交流着刚刚看到的情景,她看到我如此的不冷静,淡淡地告诉我说,“在任何时候都要守住心性”。我自知有些失态,也自知远比不上那些老学员,但那时的我就是那个水平。从那时起,我突然明白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起任何欢喜心、执著心。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学员的队伍里才恢复平静。大家继续学法、交流和等待。这时马路上也突然地车流量多了起来。我看见有不少重要人物的车在府右街上开过,里面有人用摄像机拍摄现场,后来才知道,恶首江泽民也曾藏在一辆红旗轿车内窥视着上访队伍。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看见更多的摄影机在对着我们学员拍摄。当时我心里有一丝害怕,转念又一想,我是大法弟子,应该堂堂正正做自己应该做的事,那怕心一下子就没了。

大约晚上九点多,有学员通知大家可以回家了,因为政府已经了解了我们上访的目地,并答应研究解决。这时全体学员有秩序地向各路口分散和撤离。我突然看到法轮大法研究会的负责人王治文在向学员们解释着什么,旁边有一个手持摄像机的中共特务纠缠着他,并一直给他录像。我同时看到一些学员用塑料袋收集着地上不多的一点点纸屑,上万人呆过的一天的马路两边竟然是干干净净……。

这些常人理解不了,邪恶的江泽民则是如蚁爬热锅,坐立不安,认为法轮功组织纪律严明,深不可测。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常人看来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它却是全宇宙瞩目的一天,也是正邪较量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正法时期的大法弟子时刻都感觉到慈悲伟大的师尊给我们的加持和呵护。此后的几天里,我打坐时都不感觉疼痛,而且能量场极强。

从一九九九年的四·二五到今天已是八年了。

八年了,正法之势洪灌天宇,势不可挡,已越来越接近人间;

八年了,邪恶之徒们由开始的不可一世到现在躲在阴暗角落里哀鸣,垂死挣扎;

八年了,大法弟子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所谓邪恶考验中铸成金刚不动的意志、稳健地走在伟大的师尊引导的路上;

八年了,全世界的人们从开始的迷惘、麻木到现在的觉醒,逐渐地选择自己生命的方向。

“四·二五”,一个令邪恶势力胆寒的日子,一个大法弟子们证实大法、震慑全宇宙的日子,它将永远载入史册,它将永远在我的记忆当中。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7/4/25/15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