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法中学会向内找、去掉不易觉察的执着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在每天坚持背法、有序的学师尊讲法过程中,师尊不断的点化、启悟我,打开我封尘已久的智慧,使我真正感受、体悟到了大法的博大精深、无边的内涵。知道怎么样去修炼了,真正的领悟到“向内找”的神圣。

师尊在《转法轮》中告诫我们炼功不长功的两个原因:“不知道高层次中的法就没有法修;没有向内去修,不修炼心性不长功。”高层次的法,师尊已经捧给我们了;向内去修,向内去找,就是我们在修炼过程中要走的路。

从刚刚得法开始“向内找”就常挂在嘴边念,在个人修炼时期,就表现的很简单的个人提高中;到了正法期间,向内找就表现的更广、更深入,因为是和个人提高、证实法、救度众生、全盘否定旧势力、破除旧势力迫害联系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作为一个真正的炼功人,不断找自己,修自己的那颗心,法理清晰,真正做到不容易,那是真功夫。

在十年的正法修炼中,开始是去北京证实法,到二零零零年下半年,开始建真相资料点,大量的做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全身心的投入到证实法、救度众生中,把所有的积蓄、所有的精力包括家人的大法资源、充份利用家里一切能为救人所用的条件、环境,因为家里有几个人修,不修炼的常人都帮助做大法的事,不讲条件,非常主动,而且家里经济条件很好,都恰如其分的溶入到证实法中。认为这就是修炼,认为做的越多、付出的越多修的越好。

师尊在法中教诲我们:“整个人的修炼过程就是不断的去人的执著心的过程。”(《转法轮》)从业力满身的人修成光焰无际的神,有多少执著心要修去,有多少业力要转化。整个一个修心的过程,我却当成了做事,基点错了,就谈不上实修了,心性没法得到升华,觉的自己修来修去好象没有提高。

遇到矛盾时向内找,也是就事论事的找,最终搞个你对我对的,目地是在开脱自己、推卸责任,基点是维护自我。很多时候向内找是有条件的找,时常用常人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站在情中看问题;在做证实法的事时,遇到矛盾、麻烦就认为是对我证实法的干扰,发正念清除它,不让它来影响我做三件事,没有向内找,忘了修自己;把做大法的工作和提高心性分开来,分成了两部份,没有理解好师尊的法。“大法就是修炼,没有什么其它东西。”(《各地讲法六》〈亚太地区学员会议讲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没有理解好师尊的法,师尊讲:“高层次上的法一定要学透,知道怎么样去修炼”(《转法轮》)。离师尊的这个要求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得法、学法十多年,还不知道怎么样去修炼,还不自知,还觉的自己不错。 更多时候“向内找”成了衡量同修的尺子,要求别人向内找,自己却用常人的观点、常人的理念去分析问题,不想改变自己,只想改变别人。

很多时候只是针对某一件具体事情的本身向内找,只找表面,不挖根,不去根本执著,当然同样的错误可能不会犯,但是,在另外空间那些执著都是有生命的,它会换一种方式表现出来,我又找,找个没完没了,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根本执著是什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修来修去,就感觉不到自己的提高,这些年,我基本是陷入这种状态中。

在这种不知道实修的过程中,其实是很苦的,经常会出现懈怠、麻木、按部就班的做事,好象是在完成师尊交给的任务,体悟不到正法弟子为未来宇宙负责的那种使命感,好象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离自己很遥远,对大法的认识也是一个一个方面的理解,不知道怎样修成无私无我,平时经常讲要修的无私无我,那都是很表面的、很狭隘的认识。其实,就是不知道怎么修了,好象牛角尖钻到头了,再也钻不進去了。

在每天坚持背法、有序的学师尊讲法过程中,知道怎么样去修炼了,随着背法越来越多,渐渐的溶于法中,真正感受到整部大法的圆容,感受到师尊由浅入深系统的阐述高层次上的法理,真正的领悟到“向内找”的神圣。

在证实法、救度众生中,遇到矛盾、干扰时,第一念找自己、看自己,对着自己的心里找,不逃脱、不推卸、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找自己那颗心。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去做的时候,有一个渐渐成熟的过程,刚开始,很多时候不能做到第一念找自己,第二念才找自己,也因此而懊丧,慢慢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魔炼,能做到了第一念找自己了,但是,在找自己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佛性和魔性的较量过程,有时真是剜心透骨,这时师尊的法打到我的脑中:“不刺激到人的心灵,不算数,不好使,得不到提高。”(《转法轮》)这样,心顿时平静下来,正念加持自己,再回头看看,发现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平时注重抓住自己的一思一念向内找,念头一出,马上找自己,这一念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一念,是正法所要吗?是救度众生所要吗?如果是不正的念头,找找是自己的哪颗心,哪怕是做家务的时候,都去清理自己的思想,消除自己的执著,不让自己的思想闲着;即使有时分不清真我假我,被千百年形成的骨子里的人的理、观念左右着,当成自己的主意识,陷到其中的时候,在找自己的一思一念中,针对自己的每一颗心找到它的根本执著的时候,也自然就归正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向内找的机制,最后找到自己的根本执著去掉它,在背法、学法中,师尊就会帮我、大法就会给予归正。

我从做人到修炼,一直有一个观念,就是追求完美,修炼十多年了,我一直没有把它当成是人的观念,当成是一种修炼状态,不管是做证实法的事、还是个人的修炼、在人中的表现,总是想着要如何做好、如何让别人满意,很注重别人的评价、口碑。随着救人的紧迫,证实法的项目不断增加,为了推广项目,我往返在各大城市和乡镇,背着大包小包的资料、器材,遇到下雨天,我连一只撑伞的手都被包占住了,只好在雨中淋着,经常感动得同修泪眼汪汪,赞扬的话说不完、道不尽,表面上不断的提醒自己这是考验,要守住心性,可心里挺舒服的。久而久之,这种证实自我的心越来越膨胀,自己还没有察觉,还觉的是在证实大法。当被同修指责时、误解时,感到特别委屈,一段时间都心不静,甚至炼功时脑子也没有静下来,一幕幕,翻个不停。在背法中,师尊点化我,矛盾产生了,对炼功人来说是大好事,提高心性的机会来了,去执著的机会来了,矛盾就是为这些而展现的,我应该好好抓住这个机会,真正的把自己当作炼功人,向内找。顿时找到了自己好几颗心:追求完美是为了证实自我,目地是在大法中求名;注重自己的口碑、爱面子也是为了自己的名;遇到魔难时觉的委屈喜欢听好听的还是求名;还有在同修之上的心,认为自己修的不错,其实是以做事为衡量标准;固守自己认识法的这一状态,自我的心;这些心都是从情中派生出来的,根子是为私为我。

还有一次,和同修协调配合时,看到同修那些执著不放,还找各种借口开脱、掩盖,心里很难受,甚至还很生气,但又不能静下心来和同修交流,只是时不时的丢出几句不冷不热的话,心里执著同修的执著,背着师尊的法:“你想多了就是执著心。你想重了,你不就是执著追求了吗?”(《转法轮》)啊,回头一看,自己已经执著的不行了,尽管是执著同修的执著,还是自己在执著,找自己、看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很多心,非常自我,看不起同修,认为同修不符合自己,这样的心其实是妒嫉心,妒嫉心的根本是为私为我;心里愤愤不平,又不愿和同修交流,这是争斗心;有了这些心,怎谈的上宽容、慈悲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心,是因为太注重自己的感受:我高兴不高兴、我喜欢不喜欢、符合了我心里觉的舒服、不符合我觉的难受等等,都是因为有情,情本身就是为私的。找到了就应该去,背法中,在师尊的加持、启悟下,有一种豁然明朗的感觉,非常明朗的三条线摆在眼前,我用目前的理解表达出来三点:

一、更好的理解师尊在《转法轮》中讲的“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法”的法理;不固守自己认识法的某一种状态,这么大的法岂能是我的某一认识所能包揽的了的呢,宽容、理解对方的认识大法的状态、方式,以及执著和去执著的方式,不带有任何自己的目地,完全为对方好,善意指出对方的执著;

二、站在整体的角度、站在救度众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把维护整体、救众生当成自己的责任,多问问自己,对整体证实法有利吗?是救度众生的需要吗?是圆容师尊所要的吗?不是为去执著而去执著,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矛盾,平衡好同修之间的关系,维持同修之间的一种平和、关爱,那还是很狭隘的、人为的,其实还是为私为我的。

三、全盘否定旧势力、破除旧势力迫害。识破旧势力的挑拨伎俩,看透旧势力的邪恶是方方面面的,利用我们修炼中的人心,制造矛盾、是非,从而造成同修之间的间隔,最后成为被它迫害的所谓理由,其实每一个同修的损失都是大法的损失。我先和同修交流自己的执著、出现的不正确状态,和同修从这三个方面切磋,这样我们交流了一上午后,我们在认识上真的感觉到天清体透,感觉自己真的跳出了为我的圈子,感受到正法弟子的责任。那一刻感到自己好象又脱了一层壳,感受到师尊的佛恩浩荡;感受到“修在自己,功在师父”(《转法轮》)无边法力。

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出现,不是一颗、两颗心,是很多的心,一下还分不清到底有多少颗心,我就拿张纸,一个一个的找出来记下来,从表面的事情出发,对着自己的心去找,再挖根,在法中归正,效果很好。

在向内找的过程中,思想业力的干扰越来越少,人的观念越来越少,问题一出现,都能站在修炼人的角度、整体的角度、正法的基点去考虑。向内找,不只是更大范围的、更深入的找自己的执著心,还要挖根,找到自己的根本执著,从师尊的这段法:“据特异功能看,哪个地方有黑气,认为是病气;中医看就是那个地方脉不通,气血不通,脉淤塞;西医看呢,就是那地方溃疡、长瘤、骨质增生或者是发炎等一些现象,它反映到这个空间就是这个形式的。你把它那个东西拿掉之后,你就发现这边身体上啥都没有。什么腰椎盘突出、骨质增生,当你把那个东西拿掉之后,把那个场打出去之后,你发现马上就好。你再拍X光片子,什么骨质增生也没有了,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个东西在起作用。”(《转法轮》)悟到在修炼中去根本执著的重要,不断的去,不断的归正,这样人的念头就会不断的转化成神念,保持正念常在。

这是我向内找的心路历程,不当之处请同修慈悲指正。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