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从李长春秘密访加看中共官员的尴尬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长春周四(二零一二年四月十九日)秘密访问加拿大渥太华,因为惧怕法轮功抗议和起诉,渥太华中使馆事前对外严格封锁消息,甚至没有照会任何加拿大媒体。人们不禁要问,身为中共政治局九常委之一,掌握中共最高权力的第五号人物李长春的国事访问为何如此低调?

积极参与迫害法轮功的中共官员的尴尬:外访之旅如惊弓之鸟

李长春访加异常低调的现象连加拿大的媒体都感到疑惑了。《环球邮报》、《加拿大自由通讯社》等媒体都对这次李长春一反常态的秘密访问做了报导。

周六自由通讯社的报导似乎揭开了端倪,报导中称,“身为中国共产党宣传主管,李长春控制了媒体,强行中国公众舆论反对法轮功,并亲自负责至今仍继续存在的致命迫害,已经导致了成千上万有案可查的酷刑案件,以及报导出来的羁押中死亡命案。而在镇压之前,法轮功在大陆可以公开学炼,并广受人们尊敬与欢迎。”

在报导中引用加拿大法轮大法学会代表周立敏的话说:“每当大力参与迫害法轮功的中共官员海外出访时,他们想要对行程遮遮掩掩,因为害怕法轮功学员的呼吁停止迫害和接到学员递送诉状。”

也许五年前同为迫害法轮功的江泽民集团成员的薄熙来曾经在渥太华遭遇滑铁卢的经历让李长春心有余悸。二零零七年,现已被双开并接受调查的薄熙来访问渥太华时,接到诉状,控告其因迫害法轮功而犯下的“酷刑罪”,这是薄熙来在十三个国家获得的迫害法轮功的十四项诉讼之一。不久后,薄熙来被调到重庆,根据维基解密,因为诉讼“负面影响中国形象”。

也许是李长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其如芒在背,唯恐在加拿大再被起诉。二零零四年七月二日,李长春到法国访问时,法国及澳洲法轮功学员向巴黎大事法庭递交诉状,控告李长春在对法轮功的迫害中犯有酷刑同谋罪。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七日,李长春到爱尔兰访问时,爱尔兰及澳洲法轮功学员向爱尔兰都柏林地区刑事法院提出刑事控告,控告李长春在担任广东省委书记和政治局常委期间指挥并实施对法轮功修炼者的酷刑、杀害、非人道的虐待和群体灭绝等罪行。

但是,古语讲“冤有头,债有主”。在任职期间积极参与迫害的那些中共官员,对法轮功学员和家属欠下了血债,他们只有自己面对。李长春任职广东省委书记期间,紧紧跟随江泽民,多次下令对法轮功“严打”,使广东省成为迫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并以此铺就其个人仕途升迁的道路。并在担任中共宣传主管期间,继续利用媒体抹黑法轮功、煽动仇恨,设置媒体审查和网络封锁,不让人们看到真相,让大量的中国人在毒害宣传中,仇视信仰真善忍的人们。他怎么可能逃过 正义的审 判呢?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今中国,像李长春这样积极参与迫害的官员将会面临同样的结局。

中使馆的尴尬:在欢迎与保密之间

在渥太华发生的戏剧性的一幕,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共驻加大使馆的尴尬。他们一方面要防止那些参与迫害的犯罪官员出访的消息外泄,导致法轮功学员知道消息后,抗议和起诉这些人。又要营造海外“太平盛世”,营造“欢迎气氛”。

这次李长春出访,使馆为了严防消息泄露,欺骗华人社区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去参观博物馆,出发以后才说是去欢迎李长春的。为防止消息意外泄露,使馆还以两顿自助餐为诱惑,将这些老人折腾了一天,直到李长春结束了一天的活动,才把这些老人送回。

去年胡锦涛访问渥太华时,为了防止法轮功学员呼吁停止迫害的场面被胡锦涛看到,中使馆花钱雇用留学生和亲共社团组成数千人的“欢迎团”阻挡法轮功的抗议队伍。“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使馆一等秘书刘少华部署学生和华人社团与法轮功“斗争”的录音还是被传出来了,并被媒体公开了。

也许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对迫害法轮功的官员的出访更为杯弓蛇影。渥太华中使馆的其他工作进展如何不得而知,保密工作倒是越做越升级了,但是使馆保密工作做得再到家,也无法那些人权罪犯逃脱历史和正义的惩罚。

归根结底,是这场迫害的政策让一个泱泱大国的驻外使馆如此不堪,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一个事实 两种报导

与央视和新华社等官媒的高调、详细报导形成对比的是这次李长春出访,在加拿大低调异常,几乎没有媒体事先知道李长春的到访。

《环球邮报》报导称,中国的电视台和新华社这样的媒体广泛报导了这次访问。这次访问前并没有照会任何加拿大媒体。周五,总理办公室淡化此次面对面会议为闲聊式的拜访。《环球邮报》周五的报道称,“除非你在看中国电视,否则,不会知道李的这次访问。”

我们来看看《环球邮报》是怎样报导李长春和这次访问的。报导中称,哈珀政府几乎之前对这位势力强大的高官的三天访问只字未提。他的势力有多强大呢?福布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的名单上,李长春在全世界位于第十九位。用他们的话说,他“控制着十三亿中国人的看、听和说”。作为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 委员会的主席,他事实上控制着媒体和资讯的审查制度。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