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吃肉”谱前奏(2)

——谈文章开头的多种形式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三年四月二日】(接上文

二、让道理“突出”的导语

在事实基础上“凸现”道理,让道理清晰、通俗、“突出”。

1、一语中的导语形式

《文心雕龙》曾言:“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是人的话,我们的真相导语应该是师父所言的:“你讲出的一句正念坚定的话就能把邪恶立即解体”[3]威力更大更强!

一句话,让邪恶观念毙命!一句话,将邪党文化手起刀落!“快刀烂鬼消”[4]“口中利剑齐放”[5],这个“快刀”“利剑”并非形容之词,而是另外空间真正的法器,实实在在的威力!

一句话,就让邪恶原形毕露!一句话,就让党文化无处藏身!一句话,就让背后邪恶立即解体!

导语举例:

《“你们还有人性吗?”》

二零零五年六月,小池镇派出所尤志友等三名恶警到她家非法抄家。当时她三个孩子都在客厅乘凉,恶警尤志友在她书桌抽屉翻东西,她在客厅质问恶警尤志友:“学法轮功有死罪吗?你们把我丈夫桂训华活活打死,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你们还来骚扰迫害,你们还有人性吗?”恶警们自知理亏,无言以答,灰溜溜的走了。

小议:因为题目摘录了原话,所以,导语可以稍微慢一点進入核心的这句话,交代一下背景,然后用最具通俗的“典型”道理,作为导语,很能破除邪恶观念,再读文章下面的文字,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导语举例:

何素梅又对他们说:“我们老老实实做生意,你们经常来骚扰我们,我要叫周围的人来看看,是谁在干扰社会秩序,你说我们的生意还做不做了。”恶警们理屈词穷,灰溜溜地走了。

导语举例:

家属对公安局的主管局长高云军说:“你心里没愧的话,你躲啥?”高云军见被识破,只好与家属去国保大队。

小议:一句有力的话语,作为开头,能一下子就展现邪恶的猥琐,在事实面前的“蔫”,无形之中把谁正谁邪,从一个侧面就揭示出来了。

导语对比举例

原文:

《武汉崔海女士被跟踪绑架、毒打致重伤》

武汉市六十四岁的法轮功学员崔海女士,被武汉市公安局国保处断电、跟踪绑架、强制洗脑迫害后,被劫持到武汉市第一看守所非法关押一个月期间,多次遭到恶警刑讯逼供、恶人毒打致重伤。日前,非法行政拘留一个月期满,武汉市“六一零”仍不放人,把崔海女士劫持在武汉市公安局安康医院继续迫害。目前崔海老人情势危重,家人非常担忧。

建议导语:

“你们警察为什么打人?我们家属得追究!”武汉崔海女士的家属非常气愤的说,武汉市公安局国保处恶警××辩解:“是犯人干的。”家属再问:“即使这样,没有你们警察背后指使,犯人敢打人吗?”恶警无语。

原文:

《河北廊坊女教师陆彩霞再被绑架抄家》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晚七点多,河北廊坊法轮功学员陆彩霞在外出的途中被廊坊广阳公安分局国保大队(没通知家属的情况下)劫持到廊坊洗脑班,说陆彩霞是上边督查人物,关起来等“十八大”会开完了就放。

建议导语(第一种):

《政党要开一个会,所以提前要抓一批人?!》

近日,廊坊广阳公安分局国保大队表示:“抓的法轮功学员,在“十八大”后,开完了会,就放人。”人们不禁要问:标榜“依法治国”的中共,是真讲法律,还是真耍流氓?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晚七点多,……(略)

建议导语(第二种):

《一个会议与一批绑架》

一个政党要开一个自己“党组织”的会议,就找借口抓捕“一定指标”的群众,这似乎成了中共开会前的“特色”!是为了“和谐”——“营造和谐社会”,原来如此“营造”!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晚七点多,……(略)

导语举例:

《法官为啥“怕见”律师?》

如果一个案件,法院的法官百般阻止律师见到当事人,甚至法官自己也不敢见律师,大家就不难想象里面有多大的蹊跷。

北京董律师和林国军的女儿在四天时间里跑了五趟看守所和法院,在邪党司法部门互相推诿、逃避罪责中,仍没见到被辩护人林国军,法院院长及林宝华等人更是躲着不敢露面。(下面讲具体过程)

小议:法律问题容易写的比较沉重、晦涩,是因为一些法律名词让人看不懂,律师、家属找司法单位的过程也容易写的冗长,象流水账,所以,要提炼有价值的元素,要尽量通俗、尽量轻松,先把“不合常理”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法官不敢见律师”,读者有了兴趣,我们再顺着这个故事前后顺序讲,道理会自然呈现,在读者看到答案之后,也就听了真相了。

如果事情很繁杂,我们可以先把故事的脉络简单化、概括的表达出来:“四天时间里跑了五趟看守所和法院”,下面再细讲每一个过程,这样容易看懂,看的轻松不累。

法律问题的写作上,摘取法律条文或选用正规格式的“控告信”等法律性质的正文,比较郑重、可信,但要适度,不要影响了文章的通俗性、可读性,如果理论性比较强,可以附在文章后面,不影响阅读的轻松。

把专业问题通俗化,并具备法律的严谨,需要我们对法律有一点了解,最起码,对用到的这条法律要有理解,才能当好“翻译”。

另外,一些结论、评价,如“他们不断捏造罪名”“他们践踏法律”“全都是伪造、强加的,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比较主观,最好用事实说话,用第三者说话,用法律说话,用律师说话,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导语举例:

一位路人要求到庭旁听:“我捡到了一份请柬,我想進去旁听法轮功的辩护。”法警不许其入内,在出示了身份证后仍然不允许旁听。观众质问法警:“不是公开审理吗?为什么不让入内?你们对法轮功就这么害怕?谁正谁邪,我可明白了。”警察无言以对。

2、只露“骨干道理”的导语

导语举例:

原文:法轮功学员顾洪亮(男)、50多岁,个人搞经营,原先曾患有多种疾病,学炼法轮功以后那些病都不翼而飞,他只是花了12块钱买了一本《转法轮》宝书,炼炼动作身体就好了,这神奇的变化,真的是不敢让人相信。大法给了顾洪亮的第二次生命,洪扬大法,这是他的责任,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八月二十一日早上九点,十多个中共不法人员到他家,没有出示任何证件進行非法抄家,同时也到他家开的店铺里進行抄家,抢劫走……。家里的老人和妻儿都很担心他的身体。

建议导语:

那年,年过半百的顾洪亮,花了12块钱买的一本“宝书”,神奇地治愈了他多种疾病,这让顾洪亮无论到什么时候也感谢这本书的作者——李洪志先生。

但是,“因为”他讲述自己受益的经过和法轮功的真相,在八月二十一日早上九点被一群不明身份的“执法者”绑架!

小议:原文很清楚的表达了事情的过程,但感觉有点平白。“法轮功学员、(男)50多岁,个人搞经营,原先曾患有多种疾病”,基本都不是读者关心的,故事性不强,也不是“神奇”的主线,所以建议导语中省略它,只露出故事“神奇”的主线,用通俗、朴实的话、用讲故事的风格,衬托出事情的美好,用讲故事的口气,把“本质化”的东西表达出来。

“写的越玄你越愿意看,那只是艺术中的夸张。”[2],笔者现有层次的理解是,常人的“玄”就是“玄乎”,不太符合实际,因为常人没有具备超常的法,而我们表达的“大法美好的故事”是体现、展现“法的美妙”“法的玄机”,就绝不是常人层面的东西,是人应该正视的事实,所以说,我们可以表达“玄”,但这个“玄”是以绝对事实作为基础的,这个“玄”就是神奇。

如果写成“原先曾患有多种疾病,学炼法轮功以后那些病都不翼而飞”“他原来多种疾病,炼法轮功之后就好了”,这种表达方式韵味稍差,客观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大法神奇治病的方面很多,而这个导语抓住了一点“12元”“多种病”的联系,这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的,这一点“突出”出来了,突出了“事实”的同时,也就“凸显”了道理。

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方法,就是:简化的是情节,凸显的是道理。

另外,讲故事就是讲故事,不要先把法轮功摆到前面,有同修觉的第一句话如果不说法轮功,好象就不是讲大法真相、就不太“甘心”,我们完全可以先说“美好的表现”,再揭开谜底:是大法的力量,其实,这样讲真相的效果会更好。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不是从“我们法轮功”的角度说起,是从故事性上说起,这样就比较符合新闻规律,也比较符合人的心理,你是与他分享一个信息的喜怒哀乐,而不是你要改变他、教育他(形式上),其实,这也是我们修炼状态的反映,即:你没有执著自我的感受,不是灌输,就突破了一定层次的“情”的状态。

也可以说,我对你说这件事情,(形式上)不是因为我要改变你,是因为他有新闻性,大法太美好了,我在说“美好”,而“美好”的恰恰是大法带来的;我在说罪恶,这个罪恶超出了你我的极限,太惊人了,而这个罪恶恰恰是中共邪党操控的。

导语举例:

一个六十多岁的农妇,给了邻村农民几张资料,内容是他自己信仰的相关事实,她“因此”被非法判2年监禁。

小议:得到一个案例“素材”后,需要分析从哪里起笔。如果我们从法律角度讲真相,比较得手,就从法律角度讲;如果从做人处事的一般常识就能讲清楚,那就从常识讲。把故事脉络“理”出来(剔下具体细节),呈现给读者,读者就看出其中的“没道理之处”了,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交流举例

原文:

近日,吉林省通化市法轮功学员侯庆华遭中共邪党非法审判,荒唐的是,判决书的日期要早于开庭日期二十天,您见过如此判决吗?这个荒唐的判决的受害者被非法判刑十二年,至今仍陷冤狱。

小议:这个素材和报道角度很好,新闻“点”选的很准,有一定说服力,但对“判决书日期”揭露的力度稍弱,所以就觉的不疼不痒的,给人感觉“这个事情不大”“你小老百姓也没办法”。

建议导语:

当法官张嚣宣读判决书的那一刹那,真正的犯罪发生了!“法官大人”犯罪了!而判决书,成为了法官自己犯罪的铁证!

(下面详述事实经过,强调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凸现出“日期问题”是犯罪,是犯罪证据。)

小议:原文报道的角度是中共法官的犯罪,但我们觉的用“荒唐”一词说的太轻了,这是在做十恶不赦的大罪,而且,如果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法官”(执法犯法的真正罪犯),就不是在诉说冤情,就比较主动,站在了一定高度,比较正,对读者也是一种鼓舞。

在文章手法上,把法官的“一个动作(宣读判决书)”的时间,变成了“成为犯罪的时刻”,剔除中间情节,就有了戏剧性,让人耳目一新。

导语举例:

李兰英,左眼失明了!“起因”是她说出了“党”不让说的话。

山西大同市矿务局李兰英,……(原文略)。

小议:简化情节,为的是露出“实质”道理,形象的说,就是把“起因”和“结果”的“特殊”联系起来。(这也可以叫“关联”形式的导语)

三、“烘托”的文艺性导语

“在艺术作品中把他烘托出来”“文艺作品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2]

“烘托”手法,没有第一句就说“法轮大法好”,也没有第一句就说“中共太邪恶”,好象离你想说的远了,其实,是更“近了”了!

因为,此时你离读者更近了,你走近了读者的“心”,你在零距离的、用巨大的热量“烘暖”着被邪党冻结数十年的“心智”,讲真相的效果可能更好。

人的最大执著是情,“烘托”的文艺性手法,高于生活的艺术处理,都是顺着人的“情”来加工事实,让事实更符合人的接受成度,就象评书故事,一集的故事情节,如果用我们的话,可能一句话就概括了,但说书人要给你说半个小时,可是听众很爱听,因为里面有烘托气氛的各种“渲染”,生动、形象,富于情感,因为它是高于生活的,是生活的色彩展现,人是喜欢这些的,所以,谁也不会对说书人说“你太啰嗦,别浪费时间了!”

1、讲故事的导语

导语举例:

我不见我的父母已经14年了,如果当初知道,我满怀期望的飞向自由的美利坚以后,父母面临的是黑暗牢狱和酷刑折磨,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踏上飞机。在这14年里,我人生的珍贵时刻只能够默默度过,无法与他们分享,而当父母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也只能够在万里之遥心急如焚。

小议:散文故事一样开头,比较抒情,亲切。

文章没有直接说“某年某月某日,谁谁被绑架,如何迫害,我很想念他们”,而是从人的“情感”写起,人类喜欢回忆、喜欢感怀、喜欢亲情,所以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氛围”符合读者的心理,他就容易喜欢,因为有自己的“影子”,是“象自己一样的人”,此时,读者会愿意与你“一起回忆”,去体验一段人生岁月,这也就是许多名著能够勾起人共鸣的手法,从我们修炼的法理上说,就是一句话:顺着人的执著讲真相。

导语举例:

《重庆邝良每日被精神病院强行灌药、电棍打》

重庆市万州区的万里城墙,是一个密集度很大的居民小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在这个小区内,有一幢92号的宿舍楼,楼上住着一位本文要写的主人公——邝良先生,前不久,他遭到万州区邪恶之徒的残酷迫害,目前每日被精神病院强行灌药、电棍打。

小议:文章以讲故事的风格开始,不知不觉中,把读者带入大法弟子的生活空间,也迎合了人的好奇,感受到身边有这样一个“具体”的法轮功,因此就想了解了解(因为我们的真相资料一般多是本地消息)这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他不再是个“我不认识的陌生人”、是个“空中之人”,读者对主人公近了,就容易有了“情”,也就容易接受主人公。

导语举例:

美国的汤姆•贝利是一名越战老兵,他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安抚其因越战经历而引发的压抑心理,因为……。

2、烘托气氛的导语

导语举例:

那年冬天,我徒步走在一望无际的荒野里,这是通向江北监狱的唯一的路,呼啸的北风裹挟着冰雪,恨不得把人的棉衣撕裂。

到了那里,偌大的监狱铁门冷冷的关着,我,一个弱女子孤单单的站在监狱门口等啊,等啊……等了四个小时,警察先生们却不给我任何结果,我感到:人与人构成的这个世界是那么陌生、那么寒冷,比这飘雪的冬天还要彻骨……

小议:通过景物和人物的描写,“烘托”出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让读者情感上更接近,为下面揭露邪恶铺垫氛围。

导语举例

《两子陷冤狱 慈母何所依》(前面有此文,略)

3.设置悬念的导语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引”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这一步步的“悬念”就象一条神秘的隧道,勾起读者探寻的渴望。

和尚不吃肉,不是新闻,和尚吃肉才是新闻,反常才是新闻,导语就是要发掘出新闻中最不合理之处。

作为“悬念导语”,就是把这个最不合理之处讲一半,留一半,变成一个悬念。

这里体现了我们的一个修炼的问题,能不能考虑读者的状态,能不能“放下自己急于要表达的”,因为你再急切的要表达什么、你认为多么多么重要、你认为多么多么好,可是,这都是你自己的状态、你自己的认识,读者是什么状态?读者怎么想?读者喜欢什么?

你想说的是事实,读者想听的是“有意思”,你想说的是分清善恶進而得度,他想听的是善恶碰撞产生的情节冲突,所以,作者和读者,心理是不同的,“取向”是不同的,是两个管道,把这两个管道链接到一起,只有作者去“接一根管子”、去搭建一座桥,用符合新闻规律的方法讲,用人喜欢的艺术手法讲,也可以叫“艺术加工”吧,也就是顺着人的执著讲。

导语举例:

《一张年画引起的迫害》

这是一张漂亮的年画:三位仙童坐在莲花上,其中一位手举如意幡,上书“恭贺新禧”;一位吹着仙笛;另一位手捧宝书。年画的上端写着“兔年好运 吉祥如意”,左右两旁各有一条红底金字的条幅:“法轮大法好”和“诚念得福报”相衬。就是这样一张充满传统过年节日气氛的年画,却成了中共警察绑架、抄家、关進看守所迫害好人的所谓“证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导语举例:

《不明身份的人来自哪里?》

二零一二年九月五日,佳木斯五十岁的孟繁荔被六、七个不明身份的人从家中绑架,去向不明。这伙人是谁?光天化日下,如此妄为?

孟的姐姐说,是一群穿着西服的人;邻居说,这伙不明身份的人砸了很长时间的门,声音很大。楼道里经过的邻居感到很奇怪,问他们要干什么?他们态度蛮横地说:没你们的事儿,别问!居民大妈说:“连鞋都没穿就要给人整走,一看这些人就不像好人”

经家人报警后才得知,人已被劫持到建三江的青龙山洗脑班——剥夺人身自由、强制放弃信仰的“秘密黑监狱”,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孟繁荔信仰真善忍,党不允许!

小议:(原文质量很高,为举例方便,稍有修改)

制造“悬念”,就不要三两句话后就说破,要“抻”一段时间,先“烘托渲染”悬疑的气氛,最后告诉读者答案,甚至在文章结尾告诉读者,让读者不得不把全篇看完,也就看全真相了。

文章开始并不提法轮功,不给读者邪党文化露头的机会,让读者逐渐看到这确实是一场绑架,之后,我们再说主人公被劫持到洗脑班,是因为她是法轮功学员。这样艺术化的处理,比较有故事性,慢慢的疏导到正的理念上来,先“避开党文化”再清除“党文化”。

导语举例:

中秋节那天凌晨4点,我在睡梦中被一阵叫喊声惊醒,一睁眼发现一伙人已经站在了我的床前,我以为我家遭抢劫了。我还惊魂未定,其中一个女的(刑警大队警察)大声喊:“赶紧穿衣服!”此时我才注意到起码有十几个人進進出出我们家,都是穿着便服。直到此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我他们是干什么的,到底是些什么人,也没有出示任何证件。

建议导语:

中秋节那天凌晨4点,我在睡梦中被一阵叫喊声惊醒,一睁眼发现一伙人已经站在了我的床前,我内心惊恐的喊:我家遭抢劫了!

我还惊魂未定,其中一个“女土匪”大声喊:“赶紧穿衣服!”在起来穿衣服时,我才注意到至少有十几个人進進出出我家,有的穿西服,有的穿夹克,没有人问我什么,就是翻箱倒柜,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我家的存折。我当时想:这些家伙怎么这么大胆子?!

小议:既然是悬疑就悬疑到最后,不要中间就给出答案,例如,“其中一个女的(刑警大队警察),都是穿着便服。直到此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我他们是干什么的,到底是些什么人,也没有出示任何证件”这些都是在提前给出答案,悬疑的成度就小了很多,这样就会削弱文章要揭露的“绑架、抢劫”的邪恶程度,也在削弱可读性。

其实,读者也会大致知道你说的是法轮功受到迫害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文章都是出现在当地真相资料中的,但读者还是愿意你不提前给出答案,愿意慢慢“探寻”,感受阅读的“乐趣”(正义感强的读者会有正念)。

另外,导语中提到的“中秋节”(团圆的日子),与被绑架形成了对比,也烘托了气氛。

导语举例:

《途中结奇缘》

“我真不想让你走,我还有很多话要和你说呢。”她眼含热泪,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愿松开,看到她那真诚的目光,感动的我也不知说什么好了。惹的过路的人都忍不住扭头回顾我们,好奇的眼神象是在问:这姐妹俩多长时间没见面了,咋那么亲啊!其实我俩根本就不认识,刚刚见面也不过几个小时。

事情是这样的……。

小议:有悬念,读者很想看完故事的全部。

导语举例:

原文:《屡遭迫害 宁夏中卫市杨洁再次命危》

九月三日,被绑架关押在宁夏银川市看守所的法轮功学员杨洁出现生命危险,看守所已通知她家人将她接回。杨洁屡遭迫害,几次九死一生。目前,杨洁在看守所究竟遭受了怎样的迫害还不得而知。

建议导语:

家人接到看守所通知“接杨洁回家”后,心急火燎的来到看守所,而出现在家人面前的杨洁,已无法辨认,她神情恍惚、呼吸困难、脚步瘫软、浑身无力无法行走,人已脱形!

短短七天,宁夏银川市看守所里,他们对杨洁做了什么?

4、诗词、歌谣、传说、俗语、别称等元素的导语

在新闻导语中恰当的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显的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还有一点,俗语、名句大多是人类普遍认可的道理,许多名言、俗语让人感同身受,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切合了读者的心理,有了共同点,这也是顺着常人的执著讲真相的体现。

诗词导语举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我们家乡这片土地上的伟大诗人文天祥的七言绝句,他所颂扬的“坚守高尚、至死不渝”的浩然正气,照彻千古,弥存至今…… 这首千古绝唱的诗词,也似乎在启示着我们同样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后人,那些为了伟大真理而忍受酷刑折磨的勇士、那些为了神圣信仰而付出宝贵生命的圣徒,才是我们人中真正的豪杰,才是人们应高山仰止的圣雄。

导语举例:

自古燕赵多悲歌之士,此话不虚,在江泽民迫害法轮功的十数年间,敢于直言法轮功真相而迫害致死的石家庄法轮功学员已达××位!

小议:

“这里的东西有多好,五千年文明中的辉煌,就包括它的历史故事多的简直无计其数,都是神传文化的一个个亮点,从远古时期的人造就成现代思维方式的人的过程中奠定的文化。那么这样的文化拿出来,大家想想,这好不好看?经不经典?人们爱不爱看?无论你生活在全世界哪一个角落,看到这个文化、看到这些东西,都感觉到很亲切,好象是身临其境,好象是自己曾经在那,都这感觉。”[6]

把古已有之的文化搬过来,在某种程度上,把价值观、认同感也就搬了过来,在破除观念上、在讴歌大法弟子上,就容易让读者接受(相对而言),文章也多了历史的厚重感,增加了可信性。

(反映大法美好)俗语导语举例:

“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我是因为牙疼认识法轮功奇效并走入修炼的,……。

(反映大法美好)俗语导语举例: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我是深有感受的,……

小议:这个俗语是许多人感同身受的,也容易唤起一些读者的感慨,从而想看看你的故事“是怎样与自己有着一样的苦难”

俗语导语举例:

现在大陆老百姓都说:过去土匪在深山,现在土匪在公安。其实中共警察比土匪更甚,我们不妨看看以下的事实。

小议: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无形之中,与读者站在了同一个“角度”看问题。

别称导语举例:

包子好吃,但“病包子”难熬啊!我被人家叫了三十年的“病包子”外号: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气管炎、风湿关节炎、脑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等二十多种疾病,整天药不离身,脸色蜡黄,眉头紧皱,一脸的愁苦相。

小议:别称,让文章很朴实,很亲切,显的事实更可信。

对于诗词歌赋、谚语、歇后语,我们如果掌握不多的话,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下,还可以利用“辞典”类别的免费软件,安装后(放在第一系统里,别放在加密系统,避免间谍软件的因素),可以根据题目、作者、内容等项目查询,用起来很方便的。

5。拟人、比喻、移就等修辞元素的导语

拟人导语举例:

《水底脱险记》

我不会游泳,但却意外的在水底游了一回,摸了一把阎王的鼻子。朋友们知道后,都直咋舌头。

故事发生在二零零六年的端午节,那天中午我与朋友分手后,准备骑自行车回家。没想到……。

拟人导语举例:

读了一本书,学了一个月,二十年的风湿“跑”了。

小议:用一些“拟人化”的词,更显得生动,尤其今天变异的人,喜欢轻松阅读,而我们的写作状态是顺着常人的执著,形象的说,象哄孩子讲故事。

比喻、移就导语举例:

《“枪口下”的火化?——哈尔滨市呼兰区张学文被迫害致死经过》

八月九日,阳光灿烂,而张学文家属却感到了瑟瑟寒意,呼兰县公安局派出黑压压的一群警察,押解 “牙齿全部被撬脱落、只剩骨头”的张学文尸体,不顾家属质疑,强行火化!

这哪里是火化人啊?这是“枪口下”火化证据、火化良知啊!

小议:用“枪口下”一词,来比喻暴力销毁罪证,用的修辞是比喻,比较贴切,并未夸张,符合事实。

火化,本来是指人,移就到“证据”“良知”,更让人震惊。

6。“旁证”烘托

(揭露恶人恶行)导语举例:

几天前,朝阳花园几位居民议论,同住这个小区的邻居张少理,是大江市国保大队队长,张少理的媳妇总是说:“找我老公办事,没个十万八万的别开口,给我的购物卡,加起来(数额)能买辆汽车。”

是啊,中共官场目前的现状就是如此,只是,张少理为了个人利益比其他中共官员更加丧失基本的道德、人性,在……(迫害法轮功案例略)

小议:揭露恶人迫害大法弟子,没有直接“直击”恶人,也没有直接从大法弟子角度切入,而是从恶人的亲人角度入手(引用原话),从常人感兴趣的“腐败”入手,展开揭露。

开始出现的人物,并不是主人公,但更客观,开始出现的“证据”不具备法律效力,但震慑力很大,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常人兴趣,更容易快速传播、广而告之。

导语举例:

十年来,邻居王医生遇到我的时候,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总是:“老爷子,您糖尿病真好了?奇迹啊、奇迹……”

因为我曾得了八年的糖尿病,而且越来越重,直到……。

小议:这个故事没有直接说:“我得病好了是因为大法”,而是从别人的角度入手,先写别人,没有直接写主人公,其实,这样的效果更好,尤其是在邪恶谎言的时期。

以上是本文总结的多种导语形式,当然,这只是我们在“形式上”“感性”划分的,便于理解,其实,许多手法的实质就是“突出”和“烘托”,也都是从师父讲的“济公吃肉”故事,所悟得的写作之道。

本文的一些观点,曾与同修交流,但没有得到认同,当时感觉很郁闷,后来,通过慢慢向内找,找到了自己的一些心结,心胸扩大了很多,智慧也就出来了,想到了师父的讲法“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没有人去系统的整理这些东西,所以人的观念老是跟不上发展”[2],我现有层次的理解是:说清一些比较大的问题,需要“系统的”整理,所以,就开始编辑此文,断断续续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中间有干扰)。

本文的附后说明:

1、本文所举例的原文,有的写的很好,但为了说清具体某个导语的形式、为了做对比,只好做了一些修改,也请原作者原谅;还有的是在原文基础上模拟了一个事实,因为限于时间关系,找不到最典型的某类导语(本文作者大概查询了百万字的明慧网文字,再找下去实在是浪费了巨额的时间,所以只好采用模拟的方式了,请不要以本文例子作为参照资料)

2、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地明慧真相资料的写作”做一个交流,因为明慧网作为一个网络媒体,除了媒体的作用外,它还有一个“资料库”“信息库”“信息传递”等功能,所以,即使是大篇幅或“流水帐”式的信息,发布在明慧网上,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对大陆发放的明慧真相资料就与明慧网不太一样,篇幅有限,读者群中不明真相的更多,需要我们去精炼文章,需要更多考虑读者的接受成度。

3、为了体现导语对全篇的作用,在举例的时候,把题目和导语后面的文章内容也放上了。因为文章标题与导语息息相关,是更为重要的(标题和导语的创作是一个思路,只是语言更短一些,而且《给咖啡加点糖》一文,对标题的风格也有简单的交流,只是不够系统,本文暂不赘述)

4、有的写作观点在文中反复出现,一是笔者的文字水平,二是为了请同修重视。

5、本文旨在强调导语的多种形式,但并非否定全要素导语,尤其是新近学习写作的同修,还是建议以全要素导语为主,不过,千万不要长期固守“独一招”,因为技能也是修炼的表现啊。

本文只是列举了导语的多种形式,而相应的问题:“明慧网的有些导语不能达到高质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目前导语的写作质量?”还需要我们大家继续交流(在常人技巧和修炼体会两个层面),本文还将“抛砖”以便更多同修参与——“引玉”,如果有必要的话,会继续写出第二部份的内容。

因为明慧这方面的文章确实不多,同修在写作方面的修炼体会很少写出,很多时候是一笔带过,非常遗憾,比如有同修文章《也谈大法弟子的文学创作》中,谈到“师父写的《洪吟》、《洪吟二》、零七年新年晚会的歌词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文学创作的方向,教给了我们文学创作的法。我在学《洪吟》的时候,总是感到古今中外,人世间所有各种文学形式的所谓经典、杰作,绞尽脑汁搞出来的各种文学理论、流派,远不及《洪吟》中的任何一行诗句,一个词,一个字。”

如果同修能够具体把所悟所感写出,会对更多同修有所借鉴,常人的知识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甚至“假传万卷书”,我们想要借鉴的话,有时耗费精力很大,但在法上的交流则是“真传一句话”,提高飞快的。

限于现有层次和时间问题,本文给出的导语水平不是很高,很多导语有些粗糙,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参考,也请同修慈悲指正。

(全文完)

注:

[3] 李洪志师父经文:《美西国际法会讲法》
[4] 李洪志师父诗词:《洪吟二》〈震慑〉
[5] 李洪志师父诗词:《洪吟二》〈快讲〉
[6] 李洪志师父经文:《大法弟子必须学法》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