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维:开阔一些 再开阔一些(8)

——举例说明新闻报道的简洁经验(第二部分)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四月十九日】(接上文

第四节 故事拉力:运用“悬念”,更好的讲清讲真相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看两眼就放下了,一个节目听一两句就换台,甚至文字功夫很好的网文,也经常听到网友说“此网文写的不错,但太长了,我懒的看了。”

其实,不是篇幅长,四大名著篇幅够长的,但大家都爱看。关键是作者善于制造悬念,每个环节都在帮助读者提出疑问,读者就会乖乖的跟你走了。评论、叙事也是如此。

一、悬念的作用

《陈女士》一文,是以倒序的方式,把陈女士被害致死的最后时刻作为开头(全文的悬念),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从而“带”读者進入到故事中来,去阅读全文寻找故事的答案。因为读者需要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

设置悬念,能够制造读者的心理期待,增加阅读兴趣,读者在故事河流里感受到波澜起伏、一波三折、九曲回肠,生发出猜疑、紧张 渴望、揣测、担忧、期待、欢快等等许多心理感受,丰富“人生体验”。正如古人所言:文似看山不喜平。悬念不仅可以加强艺术感染力,更可以深化作品的思想。

据统计,悬念强的书比一般性的书容易畅销的多,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不仅如此,悬念的设置,将会非常有利于读者按照作者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这样就容易避开了党文化的思路、避开谎言迷惑,看清事实原貌,最终破解党文化。

我们同修写作真相作品(新闻、小说、剧本)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方面还比较差,没有运用十八般武艺的想法,只想赤手空拳。美国作家撰写的《情节!情节!》一书说:“悬念不应该成为目的,……,但悬念的存在是一种成就,……它证明作家在写作中更多的考虑了读者而不是他们自己。”

一般来说,重大事件、争执、矛盾、奇怪的现象,本身就带有悬念。在反迫害、证实法中报道出来的“大法的超常现象”和“邪党迫害制造出的反常、反理”,比比皆是,如果我们不去设置悬念,而是直接去说,读者反而不太容易相信。人就是这样,太容易得到的,反而就不珍惜了。而且,很多受毒害重的读者对大法资料不屑一顾,悬念是吸引他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体会一下师父的讲法:“一旦接触这些东西他就想去探讨,就想去了解。他已经养成的对知识的寻求,再加上人不满足的那个心理作用,他就老想探索。”(《美国西部法会讲法》)

有一个画面我们都有体验:一位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眼睛盯着屏幕,手握遥控器,不停的转换频道,让别人眼晕。突然,遥控器被放下,因为某个频道的一个画面或一句话吸引了他,看两句可能再次拿起遥控器。所以,许多电视专题片或电视剧、电影、小说甚至常人的娱乐节目的编剧或编导规定:三分钟就要制造一个小悬念。有人说: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悬疑,他们的作品还会不会再有观众关注了。可是,我们的真相作品,目前采用悬念的并不多,所以,下面就多用一些文字、多举一些例子,供大家探讨。

二、如何创造悬念?

有的作品设置大小不同的多个悬念,在大悬念下,读者是想快些明白故事开头的悬疑,读下去却发现:故事的谜越来越重,甚至越来越多,而且释疑了一个小谜团,马上出现新的谜团,让读者马不停蹄的按照“故事路径”寻找谜题的最终结果,但这一切都在作者的掌握之中,故事人物和故事路径都是作者主掌下的“小小悟空”,都在如来佛的掌心里窜蹦跳跃。

沿着这样的故事路径,必然会沿用这条路的逻辑去思考问题(作者给出的思维逻辑),这样一来,读者就会按照作者的逻辑去思维,比较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之中。

首先说明的是,新闻报道决不能凭空设计悬念,要绝对真实。这里是说,我们身边许多事件本身就带有悬念的元素,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明慧网报道的邪党迫害案例以及体验大法的神奇经历,在数量上和惊奇成度上,都远远超出目前人类的想象极限,所以,以下介绍的悬念其实都不太“悬”,而且这样例子更具参考性。

设定总悬念一般要考虑:悬念是否有益于文章整体框架和表达主题,并具备驱动全文的力量。《陈女士》一文就是比较简单的设定悬念的方法,描写死亡前的遭遇细节,引出悬念“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这样的、怎样的过程”。

三、容易操作的三种悬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写议论文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来设计悬念。通俗的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例1:张总经理高薪招聘一位高管,应聘的是三位非常杰出的精英,一一介绍(略),三个人都有充分实力而且都有很强的意愿来此公司。那么,最后张总选择了谁呢?第一个悬念产生了:是什么?(是谁胜出?)

到了公布日,张总经理宣布刘安然胜出(第一个悬念结束),落选的两位和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通过各种方式探寻答案(略)。第二个悬念出来了:为什么?(为什么录取刘安然?)这个“为什么”,可以叫做“悬而未解”的悬念(知道了结果,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结果,或谁导致了这个结果,或怎样形成了这个结果,所以叫悬而未解)

朋友责问张总为什么录取这个人?张总经理对友人回忆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以前遇到过法轮功学员,无偿帮助过自己,张总很受感动。而通过招聘过程的交流,张总发现刘安然就是法轮功学员,有高尚的价值观,并看到她做的一件令人感动的好事),第二悬念结束了。

张总如何对外宣布呢?是找个什么原因搪塞,还是讲明“就是因为她是法轮功才录取的?”第三个悬念出来了(怎么办?)也可以称作是“悬而未决”(接下来该怎样?后来怎么办的?)

如果是虚构的小说,还可以接着设计故事:落选中的一个出于妒嫉,诬告张总和刘安然,接着发生了什么呢?(又增加了一个悬念)……

目前有些同修的思路比较直白,很可能写成:“刘安然是法轮功学员,人家都知道法轮功是好人,所以在优秀者者被录取了。”这样写的话,故事就没啥意思了,没有说服力了。由此可见,可读性,不仅仅是一个可读的问题,它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许多人对法轮功的褒扬,从内心感受大法的美好。

再比如,我们写大法弟子做好事,可以不直接写“大法弟子如何如何辛苦的做好事,大家都说好”,而是这样写:

例2:xx街道的三个大妈正在议论一件事情:“俺们这里的路是谁修的?”(第一个悬念),议论中有人说政府给修的,政府收我们纳税人的钱,本应如此。有人反对说:我多次找过政府部门了,明确说了人家没有财力管。有人说:“可能是住在这里的有势力的人做的。”但也有人说:有权有势的,谁住在这儿啊?(渲染大家喜悦、好奇心情的同时,还可以揭示邪党、驱除党文化。此时,让某个人公布:是人家张正做的)

他为啥这么好心啊?(引出第二悬念)大家猜测起来。(延迟悬念,不能一下子就抖出包袱,要有过程,描述修路前的困难状况(修路的价值),修这条路肯定非常不容易(提高“修路的价值”)

偶然路过的“虎子”偷偷的告诉大家:张正人家现在学法轮功了,做事讲真善忍。

“啊?法轮功不是杀人放火吗?自杀自焚吗?”大妈们问。“虎子”告诉大家基本真相(顺理成章,作者借机把真相讲了,读者并没有感觉到是生硬的强灌,而是因为情节需要不讲不行,不讲你就不明白故事的谜题)

(下面再写大家的反应和议论,也就是“大家怎么看的”,算是“怎么办”这个悬念,作者借此進一步讲真相)刘大妈说:咱们大家是不是应该谢谢人家。大家说:……。刘大妈说:去的时候,得提醒他,要注意安全,共产党可不是吃素的,我们家在文化大革命死了好几个人,(大家都来说邪党的恶行历史,朴实直白)“共产党就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个我知道,可是没有想到练练气功也这么挨整!”

当然,能写出这样有细节的新闻故事,就需要更细致的采访,这就需要一个配合的问题。一是写作同修写出采访提纲给第一线知情的同修,二是了解事情的同修要有耐心,具体打听,并能具体描述。

(待续)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