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破除旧势力的迫害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我初学师父的新经文《远离险恶》后,悟到修炼人最大的险恶是过不去关难时,抱怨大法,抱怨师父。这种抱怨是最大的恶,当然也危险。再学习之后,我進而认识到,修炼者自身的业债是旧势力抓住的把柄。

我悟到,欠了债就得还,这是宇宙的理,所以自己生生世世欠下的业债就成了修炼路上的险恶。正是这些险恶没除——债没还或没还尽,才会被旧势力抓住把柄迫害,包括病业、被绑架、中共邪党的司法迫害,甚至被直接拖走肉身等等。那么怎样消除险恶呢?

修炼人要吃苦,消罪还债。人在世间吃苦消掉罪业,下辈子才能得好。而我们在大法中修炼,不是单纯的吃苦消业,不是为了下一世得好。我们是在吃苦消业的过程中,心性能得到提高,功就会增长,我们的层次就会得到提升,最后得正果,功成圆满。

因此,还尽自身的业债,才能从根本上否定邪恶的迫害。不欠业债,邪恶就没有了迫害的把柄。通过学法,我们还知道业力和人的各种心相辅相成,所以我们要修去各种人心。个人体悟,我们生生世世的业债和人心,就是邪恶能对大法弟子行恶的根源。

师父不承认旧势力的迫害,那为什么旧势力能迫害得了大法弟子呢?一方面旧势力抓住了欠债要还的理;另一方面是在被迫害中,我们如果做的不好,就会使魔难表现的更疯狂。

通过学法我还悟到,师父为了弟子们能在大法中修炼,我们个人的业债师父已经承担了很大一部份,而且还想尽办法抵消我们的罪业。我们自己还的只是很小的一部份,只要我们提高心性,就能过的去。关键还是我们自身没修好,抱着各种人心不放,才招致了更大的魔难。

吃苦能消去罪业,所以对修炼人来说吃苦才好,安逸不好。安逸不但不能消业,还可能在追求安逸中增长罪业。可是个人在修炼中,很多时候陷于贪图世间的安逸而不觉察。认清并去除安逸心,才能吃苦消业、还债,因此修去安逸心尤为重要。执著于安逸体现在方方面面:贪睡、贪吃、色欲、自己能说了算、常人中的一切美好、舒适等等。

师父说:“如果你们到现在还不清楚正法弟子是什么,就不能在当前的魔难中走出来,就会被人世的求安逸之心带动而邪悟。师父一直很痛心那些掉下去的人,多数是被此心带动而毁掉的。”(《精進要旨二》〈正法时期大法弟子〉)

以前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安逸心能毁掉修炼人,安逸心和邪悟有关系,为什么安逸之心不去会被它带动着邪悟?现在我明白了,贪图安逸享受,就消不掉业力,而修炼人的业力就是旧势力制造迫害的借口。

大法弟子不在法中修,就没有法的力量。没有法的力量,人是承受不住旧势力制造的魔难迫害的。过不了关难,就容易抱怨、甚至诋毁大法,诋毁师父,这不是严重的犯罪吗?

我认为,能吃苦是修炼人最基本要做到的。不肯吃苦消业,最后还是得受罪,因为欠的债不还不行。与其被旧势力抓住把柄强制迫害受罪,不如主动在法中修。当然,我们不是怕旧势力迫害,我们不承认旧势力,更不承认它的迫害,我们要主动在法中修,不给旧势力任何借口。

我们也不是找苦吃,更不是在邪恶制造的苦难中修炼。我们是在法中修炼提高,修去各种人心执著,吃该吃的苦,承受应该承受的那部份,还清所欠的业债,就能从根本上破除旧势力的迫害。

什么是该吃的苦?打坐、站桩的腿臂之苦,这是最初期、最基本的身体之苦;还有在剜心透骨的矛盾中的修心之苦,等等。其实,我还体悟到,学好了法,这些所谓的苦也就不称其为苦了,至少就没有那么苦了。

拿晨炼来说,我经常不能按时,闹钟响了,有时听不到;有时听到了,但关了闹钟,还想躺一会儿,或还想换一下躺的姿式,让自己舒服一下才好起来打坐。反正只要那个安逸心在,它就会有各种借口拖住修炼人不精進。如果顺从了它,就又睡着了,错过了晨炼时间,这就是安逸心的干扰。

我现在做到了闹钟一响,马上翻身起床,不给安逸心留有余地,一定要去掉贪图安逸之心。起床前,那真是各种难受,想睡、怕冷(这是那个安逸心的感受)。我不去体会安逸心的感受,一旦突破起来,什么困啊,难受啊,什么也不是。晨炼完之后,那才是神清气爽,才是修炼人的状态。

除了安逸心,在我身上表现比较突出的还有色欲心、存物的心、贪心,在大法中邀功的心也时有闪现。色心的具体表现是喜欢买衣服,爱穿着。我体会到色心和安逸心也有一定关系,穿着漂亮,被人表扬甚至羡慕,色心得到了满足,安逸心也很受用,它也觉的很好。从现在开始,我要在修炼中注意把安逸心连带色欲心等一并去除,有关念头一冒出,就认清它,清除它。

明白了业债才是旧势力迫害修炼人的把柄,那么就很容易破除掉做讲真相、证实法的事就会遭迫害这样的错误观念,怕心也就难以在修炼人的空间场找到生存的空间了,就能做好修炼人该做的。

以上是现阶段个人的一点修炼体悟,写出来,是要让自己加深印象,更加重视,同时愿对同修能有所帮助。

如有不在法上的地方,请同修慈悲指正。

【编注:本文代表作者当前修炼状态中的个人认识,谨与同修切磋,“比学比修”。】

(责任编辑:林一平)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