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相的经历:忍的内涵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3年6月24日】大法弟子:你说到了忍,其实真善忍的内涵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的,我也只是给你说一个极小的侧面,我自己的理解。打个比方,就说这个忍,佛教里讲忍辱;基督教里讲,“人家打你左脸,那么你把右脸也伸给他”;在中国老人们讲“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都是在不同层次对“忍”的认识。《转法轮》里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是修炼人首先应该做到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忍”还包括了宽容、包容。给你讲个故事吧。

化解报复的最佳途径

柏林围墙还在的时候,一群东柏林人决定送他们西边的邻居一些“礼物”。他们找了一堆臭垃圾、碎砖块、废建材等,装满了一卡车,慢慢开到了东西德边界,然后把他们的礼物倒到围墙的另一边。

西柏林人当然非常生气,认为要以牙还牙才能“扯平”。大家很快提出各式各样可以胜过敌人恶行的报复办法。一个有智慧的男子打断众人愤慨的提议,想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出气法,而令人惊讶的是,众人竟然都同意他的点子。他们开始搜集东柏林缺乏的物资,装满了卡车。大家慷慨捐出衣服、食物和医疗用品,把车开到柏林围墙边,小心翼翼卸下货品,堆放整齐,并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而付出。”

想象一下,当东柏林人看到这些“回报”和那牌子上震撼人心的话语时,会做何反应?

我们带给别人的事情,必然传达了强而有力的讯息,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面对别人苛刻、粗野、忘恩负义时所做的反应,会彻彻底底揭露一个人的真性。

记得有位朋友曾对我说,你们法轮功讲的“真、善”都好,就是“忍”没什么好的。其实,她不知道,“真善忍”的法理是圆容的,“真”中有“真善忍”,“善”中有“真善忍”,“忍”中还有“真善忍”。对他人的宽容和忍让本身不是就包含了真诚和善良吗?


境界

  恶者妒嫉心所致,为私、为气、自谓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无怨、无恨、以苦为乐。觉者执著心无存,静观世人,为幻所迷。

李洪志
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刚才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忍。其实,“真善忍”是宇宙的根本特性。一切生命里也都有这个特性。

打个比方,还说这个“忍”。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正常状态是基本上酸碱平衡的,PH=7.43;基由二氧化碳和碳酸氢根浓度的调整,正常时血液系统略偏酸或碱都能很快自动调整过来──就是说血液系统也能“容忍”。可是如果一个人发脾气、怒吼(不忍),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盛怒时会头疼,这个时候就是血液系统酸碱失调,偏于碱性了,轻微的碱中毒──因为他怒吼的时候呼出的二氧化碳太多。而有的人他不发怒,他生闷气,这时候他会酸中毒,血液系统偏酸性。当然你可以偏酸了加碱,偏碱了加酸──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你真正能做到心平气和,那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们中国的中医就比西医高明,中医是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这个例子是说,生理系统的“忍”和精神的“忍”是对应的。精神上你做到心平气和,身体上自然就达到健康了。《转法轮》里不是说“精神和物质是一性的”么?这个例子可以说从一方面说明了这一点。


何为忍

  忍是提高心性的关键。气恨、委屈、含泪而忍是常人执著于顾虑心之忍,根本就不产生气恨,不觉委屈才是修炼者之忍。

李洪志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前面的例子,说的是生命系统的“忍”。再举个例子,说说更大点的系统中的“忍”。就说我们这个地球吧。

正常情况下,地球的大气、海洋、河流等等都有自净化功能。你排放点垃圾,它很快能消化、分解了。河流、海洋、土壤中的有机废物可以被细菌分解,排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整个地球系统的循环转化,最终储存于海洋或地层。就是说我们的地球也会“忍”。可是如果我们的排放速度大于他的消化、分解、转化速度,大家知道,那就是环境污染。

比如,红潮就是由于太多有机污染物排入海中,使海水中浮游植物量增大,从而使海水变色;海水污染导致富营养变化,这会破坏局部海区的生态平衡,引起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由有毒红潮生物产生的毒素还会通过食物链在鱼、贝体内富集,如果人吃下肚后……

再如,现在很多地区“白色污染”很严重,就是大量使用塑料包装,塑料地膜,废地膜和废弃的塑料制品自然降解得上百年的时间,这便影响了土壤的透气,影响作物生长,影响植被。

我们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化,这个大家可能都熟悉。其实很多气候变化引起的“天灾”,与我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密切关系,实际上可以说是“人祸”。

环境的“不忍”,其实源于人类自身内心的“不忍”,过分追求物质发展,过于追求享乐,只知向大自然索取,便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是“不善”,也是“不忍”。所以人与环境,也是要讲善、讲忍的哦。其实宇宙中任何一个系统,符合了“真善忍”这个特性,就是在维系着系统的生机和稳定, 反其道而行的会导致系统的腐败或解体。

这方面,看来我们中国古代的智慧讲天人相应,还是有先见之明呢。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