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庭训格言》数则(上)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清代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代明君,励精图治,为著名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他非常重视家教,平时在宫中经常给子女们以教诲。《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乃雍正即位后对其父的家训加以追述汇编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生动而具体,比较周详地表达了康熙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人生经验与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教诲和启迪。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内容丰富,包括理想、道德、读书、治国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引用诸子先贤的言论贯穿始终,表达出以仁爱思想为立世之本。康熙教诲子女们:在品德上,要严于律己,以诚敬待人接物,仁爱之心应无处不在。在理想上,强调立志于道的重要性,“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在治国上,要求以身作则,凡有益于人民的事,“我知之确,即当行之。”在读书治学上,要求读书以明理,并要躬身力行。在生活上崇尚以俭朴为荣等等。以下摘录其中数则:

一训曰: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语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诚心去做,而不要去追求什么虚名。我从幼年即位以来,凡是祭祀天地、宗庙、神佛,都必定心存诚敬。即便处理朝中大小事务,对待各位大臣,也总以诚心相待,不求虚名。所以我为人处事,完全出于一片真诚,绝没有一丝虚伪和夸饰的成份。

二训曰: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故极其量,则民胞物与,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有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

“语译”:“仁者”把万物看作一体,恻隐同情之心,随处可流露出来。所以考察他的器量,他视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他的仁爱之心遍及天下万物。说到他的内心,他的内心慈祥和善,这种慈祥和善,永葆常在。凡是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就去做;凡是不利于他人的事情,就放弃它。不论事情的大小,仁爱之心都是无穷无尽的,只管尽施仁爱之心力,万物都会得到他的仁德之辉。

三训曰: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则必思人之苦。万物一体,恫瘝切身,斯为德之盛,仁之至。

“语译”:仁人君子没有他不关心爱护的。凡是爱人、爱物,都是从内心发出的爱。因此他的感受非常深,他所关爱的对象也非常广。所以当他身居高位的时候,人们都爱戴他;在下,则人们都亲近他。当他自己安闲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其他人的劳苦;当他自己安适时,也一定会虑及他人的艰辛。他对天下万物都一视同仁,一切的劳苦与艰辛,他都感同身受,这就是道德的极高修养,仁爱的极致了。

四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语译”:作为一个人谁能没有过失呢?只是人们有了过失,大多不愿主动正视过失承担责任。我就不是这样的。平常和人闲谈偶有因为遗忘而错怪他人,察觉之后,我一定会主动承认错误,并说:“这是我的过错啊!”正因为这样,有时候竟至于使别人被我的行动大为感动并且觉得不安起来。大凡能够主动正视过失承担责任的人,大多是德行高尚的人。

五训曰:子曰:“志于道。”夫志者,心之用也。性无不善,故心无不正。而其用则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纵之圣,犹必十五而志于学。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自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涵泳从容,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语译”:孔子说:“立志于修道。”所谓“志”,即指志向。人性没有不善的,所以心也没有不正的。但人心的功用则有正和不正之分,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清楚。孔子有着上天所赋予的圣明,尚且在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这大概因为“志”是提升道德修养的起点之故吧,昔日的圣贤修道无不是从“志”开始的。无论多远,没有“志”达不到的;无论多坚,没有“志”攻不破的。立志于修道,首先必须以义理作为根本,这样物欲就改变不了修道者坚定的志向。在此基础上再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掌握所需技能,自然就不会失掉修道的先后轻重的次序,使道德之本和才艺之末都能得以照应,内在、外在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这样自然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圣贤的境界。

六训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又,实能学而不厌,此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千古圣贤与我同类人,何为甘于自弃而不学?苟志于学,希贤希圣,孰能御之?是故志学乃作圣之第一义也。

“语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习。”贯穿圣人一生的一句话,就是“立志于学习”。另外,真正能够做到勤学而持之以恒,这就是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的原因。自古以来的圣贤和我们都是同一类人,为什么要甘心于自暴自弃而不好好学习呢?假如有志于学习,希求达到圣贤境界的愿望又有谁能够阻挡得了呢?因此说,立志于学习是作为圣人的第一要义。

七训曰: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必谨终如始,慎修思永,习而安焉,自无废事。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人所谓敬以直内也。《礼记》篇首以“毋不敬”冠之,圣人一言,至理备焉。

“语译”:对于天下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忽视、掉以轻心,即便是最小最简单的事情,也应当慎重对待。慎重,就是所谓的“敬”。在没有事的时候,用“敬”来约束自己的操行。在有事的时候,以“敬”心去应对一切。深厚的敬意,贯穿做事的始终,谨慎修持敬意让敬意永存,不断修习渐成习惯,自然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大概是在心中常存敬意,身心就会清明通达之故。把“敬”放在心上,就如同主人在家,自然能够整理好家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敬”可使人心正直的含义啊。《礼记》一开篇就以“毋不敬”开头,圣人的这一句话,备极至理。

八训曰: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内主于敬,则非僻之心无自而动;外主于敬,则惰慢之气无自而生。念念敬斯念念,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其斯之谓与?

“语译”:因此说君子修养德行所下的功夫,没有比“敬”更重要的了。一个人内心主敬,那么错误、邪僻的念头就无处产生;待人接物能以“敬”为主,那么怠惰骄慢之气也就无从产生。每时每刻每事都怀有敬意,那么君子每时每刻每事的念头就必然纯正,这正是君子无处不有敬心的缘故,也是他无处不正的原因。《诗经》说:“无论在下边的,还是上面的,都是明察秋毫、显赫盛大的。”“看那周文王,小心翼翼,毕恭毕敬事奉上天,所以才享有上天赐予的诸多福份啊。”不就是讲的敬意的问题吗?

九训曰: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故孔子曰:“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尝见高年有寿者,平日俱极敬慎,即于饮食,亦不敢过度。平日居处尚且如是,遇事可知其慎重也。

“语译”:人生在世,无论是年老年少,哪怕是一时一刻,也不可不存敬畏之心。所以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教诲。”我们平日里做什么事都能敬重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那就不会得罪朋辈或同类之人,也就不会导致失误,并且对自身的修养也大有好处。我曾经见过那些年纪高的老寿星,他们平日都十分尊重和谨慎,即使是吃饭,也不敢过分。平日的衣食住行尚且如此,遇事时他们的慎重态度可想而知了。

(待续)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