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明慧项目中走出自己的修炼路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二五年八月一日】我现在担当明慧媒体项目的编辑工作。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修炼体会的录音文件中,加上片头、片中、片尾的音乐,并做适当的音量调节,这一系列步骤做完后,一条明慧广播的文件就做好了。我会选一条适合的曲目来引出广播内容,同时介绍大法弟子创作的丰富的音乐。每条广播我会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配音、语音、语调等来选取不同的音乐。就象法轮图形的底色会变化成不同的颜色一样,我会配上不同的音乐使广播也有不一样的色彩。还有就是如果声音大小的调节,这方面没有做好的话,不管多么好的内容和音乐素材,都会破坏整体的效果、前功尽弃。

一、作为广播的配音人员加入明慧媒体团队

几年前,我受邀为即将上线的日文明慧广播专栏做配音,因此而加入了团队。开始时我有点想当然,“不就是读文章录音嘛,有什么难的”,但当我听到自己录出来的语音文件时,发现发音、节奏、语调、停顿等等糟糕透了,简直不堪入自己的耳朵。用的录音设备还是东拼西凑来的,音质也很差。所以我非常不愿意让别人(当我的面)听我的录音。一次我妻子在我跟前播放我录的广播,我甚至对她发脾气了。

由于不知道如何才能提升配音技巧,所以没能积极地投入進来。

整个团队也曾一度因为旁白数量过少,导致广播团队的存续出现了危机。但还是勉强维持住最低的数量,得以继续运营了下来。

这样大约过了一年左右,一直以来编辑明慧广播的同修回国离开了日本,因此急需编辑人员。那个时候,我仍然是对自己的配音没有自信,就想着那我就开始编辑,正好可以边编辑广播边学习其他人的配音。

二、改作编辑,走出自己的路

就这样,我从配音工作抽身,开始下载编辑软件、并完全按照说明文件开始试着制作广播节目。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自己只重视如何快速完成,甚至还出现了跟上一个编辑同修比拼速度的争斗心。我制作了几个模板,专注于如何高效地推進编辑工作。然而,音量大小的调节却全凭感觉在做,所以一直没能掌握合适的音量标准。

我在开始编辑工作之初,就希望将广播节目中使用的音乐种类更加丰富。因为无论是广播的片头、片尾,抑或是在间隙播放的音乐,全年使用的只是那几首曲目,甚至有的曲目还带有噪音。于是我停用了之前使用过的那几首曲目,从上一个编辑同修交代给我的曲库中适当地选取其他的曲目来用了一段时间。

曲子发生了变化,切入广播正文的时间点以及声音大小的调整等工作也随之而增多。就这样我制作的模板也很快就无法使用了,编辑一条广播节目所用的时间也增加了,渐渐地比起编辑速度,我开始把重心放在了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上面。

但是问题又来了,曲库中现有的曲目很快就用完了。通过跟协调同修确认,知道了明慧广播可以使用明慧网站或者天音网站上揭载的曲目。当我打开天音的网站,那里仿佛就象是音乐的天堂,广阔的空间里充满了各种各样丰富的音乐。我马上先从里面下载了适用性广泛的钢琴伴奏音乐。

随着可选取的曲目数量的增多,更换曲子的频率也从每月一次缩短到每两个星期一次。

几个月后,在一次交流中,有人提出希望将一个月的广播节目整合成一条连续的广播,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当我把一个月的广播文件读入编辑软件后,我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旁白录音的声音大小不一,而且自以为在编辑中频繁地更换着音乐,但是将两个星期的广播节目放在一起连续听的时候,却发现只不过是一首曲目地循环播放而已。

明慧广播的内容,有着各种各样的主题,有同修的闪闪发光的修炼体会、有对同修的警示性内容、有对参加师父讲习班的回忆文章,小弟子的修炼体会、传统文化等非常丰富的内容。

一直以来自己选曲子都是选自己喜欢的曲子,并没有考虑到根据广播内容的主题而选。通过广播的整合工作,我忽然想到“针对每一首广播主题、内容,来选择适合这个题材的片头、片中、片尾曲目,岂不是更好吗。”

但是同时又出现了“这样做的话,编辑作业是否能按时完成、现有的曲目用完了不是又要重复之前的曲目了吗”等等这样的顾虑。

当我听了世界上其他语种的明慧广播后发现也都是同一首曲子的反复,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是正确的。就在我困惑于不知道如何做时,我在一次学法中找到了答案。

师父说:“现代音乐也好,古代音乐也好,就是以大法弟子的认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音乐与美术创作会讲法》〈音乐创作会讲法〉)

就这样,我决定将天音网站上揭载的1000多首的所有乐曲都听一遍。

三、体悟两个周天

我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一首一首的听天音网站的曲子,并将其下载下来。将钢琴、笛子、弦乐器、铜管乐器等按乐器类别将其分类,分成大法小弟子广播用、回忆师父的讲习班、天国乐团、传统文化等类别,以方便使用时寻找,就这样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充盈了曲库。

在我看来,日常的广播编辑、充盈曲库,这两件事看似相同,但却是为了满足不同需要的两个重要的支柱。

在一首接一首地听天音的乐曲时,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天音的网站整体,象佛体一样,每一首乐曲就象构成佛体的不同大小的粒子一样。而自己在听乐曲的过程,就象地球绕着太阳周转那样,仿佛自己在绕着佛的身体巡回一样。我想到了师父在《转法轮》中讲的另外一种周天形式。

1000首曲子仿佛千手佛的佛手一样,同时進行的广播编辑中可以使用的音乐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当初还担心“一条广播选用一首乐曲,真的可以实现吗”,现在无论什么主题的广播,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曲目,而且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了。在声音大小的调整上,忽然有一天想到了一个好方法,通过区分使用立体声和单声道,声音大小的调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培养人才的艰辛与精彩

从某个时候开始,协调人找到了可以编辑广播的编辑同修,我开始教同修如何编辑,我把自己积累过来的经验全部一股脑儿地告诉给了同修,但是有很多是很难用于言表达明白的内容。

对于刚刚开始编辑的人而言,有不足的地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却有一种“奇怪的广播被公开了我没有面子”这样的怕心。渐渐地我有意识地去这种心,对同修不再追究更多细节,只是指摘一些大的地方,当对方遇到困难的时候再认真的帮助对方。

就这样很多时候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认识到自己很多容易粗心的地方。再加上编辑广播的人多起来后,编辑的标准也逐渐完善起来。前些日子,在我的家人遭遇不幸时,同修发消息安慰我“我会努力编辑广播的,请放心吧”,这让我很受鼓舞。

五、一切都是师父在做

明慧广播的编辑工作,在我看来,使用的音乐素材,是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觉者的人物所经历的伟大的修炼过程和音乐创作;同修的几重努力叠加在一起的,翻译、校正、揭载文章的选录等等工作。这样无价的瑰宝是无论如何在常人社会中都找不到的。

大约在二十年前,我因为一次去美国的旅行而开始了修炼之路。在去旅行之前,我为了找在旅途中听的音乐来到了一家CD商店。当时我明明喜欢的是嘻哈音乐,但不知为何视线却对描画着大大的太极图的中国音乐所吸引,就这样旅途中我一直听着那本CD。明明是去美国的旅行,不知道为何胸中燃起了对中国的地大物博以及文化的无限憧憬。

那之后我在回来的飞机上,我邂逅了法轮大法的传单。每每回想起这件事,都会让我想到师父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为弟子安排好了。

然而,面对这份对我而言如此厚重的恩情,我却没能做出任何回报,在制作广播时经常感到愧疚而流泪。

结语

最近视频编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让我认识到了技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感受到必须提高心性从而加强自我提升。配音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同时在不断地练习,争取早日可以跟同修一起录音。

从去年开始,广播的揭载数量一直持续增长,我为自己也能在其中行使自己的使命而感到自豪。

我的愿望是希望同修通过明慧广播,能够有所正悟,因而救度更多的众生。

谢谢师父!

谢谢所有提供天音乐曲的同修!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