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孔子与冉求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6年4月19日】孔子的学生当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谦虚好学,有的刚强好争,有的怯懦不進,而孔子都能因材施教,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冉求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很希望在接受了孔子的教导之后,能够增進自己在政治方面的才能,以便获得做官的机会。

古时的官员,都必须通晓诗书礼乐,唯有学好这些学问,才能够为百姓做事。冉求为了充实这些做官所必备的能力,所以投到孔子门下,很努力的学习各项学问和技能。

但是,一段时间后,孔子却发现冉求似乎有些倦怠,对于他上课所讲的道理,也不像从前那样认真的去了解和探讨了。于是,一天下课后,孔子问冉求为什么会这样。

冉求说:“我并不是不喜欢老师所说的道理,是我自己能力不足啊!”

其实,冉求是觉的孔子所说的道理太高远了,与他当初所想的不太一样。冉求只想到孔子门下学习做官的人应具备的能力,然后借孔子的声誉,获得進入仕途的机会。可是当他来到孔门之后,发现孔子所说的道理,好象跟社会有点脱节,虽然理想很高,但却不是很容易去做。

于是,冉求便开始慵懒起来,认为自己学的再多也没有用。而且,把自己成绩不好归咎到自己能力不足的借口上。他觉的,反正自己能力不够,永远没有办法达到孔子所教导的境界,那又何必认真学习呢?

但是,在孔子的心中,并不认为冉求是因为能力不够,所以成绩才退步。因此,他告诉冉求:“你看看那些能力不够的人,往往跑到一半就半途而废。而你现在却是自己在自己面前划了界线,限制自己前進,这样子,怎么可能会進步呢?”

冉求听了孔子的话,惭愧的低下了头。孔子接着说道:“在还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以前,是不该轻易放弃继续前進的,不要这么快就对自己绝望,只要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很有潜力的!”

冉求在受到孔子的鼓励之后,不但对自己再次充满了信心,又恢复了认真求学的态度,而且他终于明白,孔子实在是一位好老师啊!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