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征文选登】放下“科学至上”的偏见

更新: 2022年10月01日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那是九十年代的一个盛夏,吃完晚餐,母亲把我抱起放进小腿高的塑料盆中,拧开水龙头,拿起被水锈浸泡的有些发黄的塑料水管准备给我冲凉。虽说白天时艳阳当空,烈日照射下的水管水温适宜,不过还是让我打了个寒颤。母亲拿起肥皂在我脖子上来回涂了几圈,我顺势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心想:“我看着你,你也在看着我吗?”那时候大约三、四岁的年纪。回想起来,这是记忆中第一次对“人从哪里来”产生了好奇。

人从哪里来?教科书中,我们熟悉的人类历史是这样翻开了序幕:生物界中低等生物好比树根,高等的生物种类好比树枝,自成一格、同出一源,如此这般进化演变而来。这就是生物学上有名的“进化树”(也称系统发生树)。

基因突变是进化论的主要进化依据。主张进化论的人认为,生物基因总体而言很固定,但偶然发生的随机突变会产生与上一代略异的个体,此种特性可代代相传,差异性也就越来越大。

然而,二零二二年一月十二日发表在《自然》(Nature)[1]期刊的一份研究改变了人们对物种进化的认知。植物栽培学教研室副教授格雷·孟诺(Grey Monroe)表示,早前一直以为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但通过植物实验,发现基因突变是以保护植物生长为目的,且不是随机发生。

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研究员花了三年时间对一种叫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野草进行研究。选用它是因为它的基因组含有大约1.2亿个碱基对,相对人类拥有的30亿个碱基对的基因组相对较少。研究员发现,有一些基因片段出现变异的几率很低,而这些基因都与细胞的生长和基因表达相关。即使这些基因片段出现问题,其自我修复的效率也更高。看来在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进化论仍然没有走完观察、假设、验证的“三部曲”,依然是个假说。而史前文明的遗迹却一点点敲破进化论的框框,打开了人类重新认识自我的篇章。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城市文明”是印度北部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然而生活在如此“高度文明城市”中的人,是如何在霎那间灰飞烟灭的呢?教科书中没有给出答案。

再如20亿年前出现的核反应堆;4亿年前出现的太古石画;3亿年前遗留在三叶虫化石上的人的脚印;一九六八年在法国石灰岩中发现的6500万年前的金属管;危地马拉Quiriga出土的石碑上标明了4亿多年前某一天的日月位置;一八八七年考古学家在阿根廷海湾发现的350万年前的燧石,和雕刻的骨头化石及古代壁炉;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在阿塔普埃卡山区发现的30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骨盆化石、及一些石制工具;美国马萨诸塞州发现的6亿年前的寒武纪岩石层中的金属花瓶等等。不同的地质时期,人类史前文明的遗迹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由此看出,史前文化在建筑、天文、物理、地理、冶金工业和人文艺术等方面取得过惊人成就。这些都是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的。

从现有的知识角度上,我们知道人类在几千年前还处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那么以上这些古老民族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这些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极不一致的智慧呢?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是如何出现人类的文明古迹呢?

我们知道进化论、无神论是现代科学的产物。《物种起源》可谓是生物学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伦理学、心理学、哲学以至现代社会意识的基石。它让人相信人是由动物演变而来,人的本性来源于动物。它告诉人们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败坏人类的精神寄托和道德制约,让人相信反传统、反潮流的畸变可能出现更进化的结果。然而,实证科学是在物质与精神二元对立的哲学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方法论。这种实证科学导致的心与物的分离,也必然带来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分离。人类因而产生“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或在无神论的驱使下,做事不计后果,肆意妄为,唯我独大。

溯本清源,科学最终的目的是为探索宇宙真理。西方的实证科学路线是不是就是认识宇宙的唯一方式呢?从古老的中华文化中可见,古代科学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效天法地”的生命哲学观。以“内证”体悟的方式来认识宇宙真理,是真正贯通精神和物质、形而上学的一元论思想。

美国测谎仪专家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曾经在一九六六年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测谎仪的两个电极接到一株牛舌兰的叶子上,当给牛舌兰的根部浇水后,电流计的波形记录仪画出了类似人高兴时感情冲动的曲线。当他想看看用火烧一下牛舌兰的叶子会有什么反应时,电子笔瞬间画下了类似人在恐惧时的曲线。之后受到这件事的启发,巴克斯特团队对25种不同植物进行了类似实验,所得结果相同。他也发现人体细胞不仅会跟随人的感情变化做出反应,在离开人体后,仍然会跟随着人体情绪变化而有所反应。这说明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

物质和精神的一致性也能通过水结晶实验反映出来。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博士发现,水能够准确理解人及环境的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空间环境等),并能在水结晶上反映出周围环境给出的正向或负面信息。再如美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得主约瑟夫·厄尔兰格(Joseph Erlanger)和赫伯特·加瑟(Herbert Gasser)认为,大脑的思维活动是一种能量存在形式,表现在这个空间就是一种电磁波。前苏联物理学家I. M. Kogan认为它具有超长波长,能量数量级达到10-8焦耳。

由此可见,任何物质都存在精神属性,物质和精神就是一性的。这也同时印证了为什么人类可以通过修炼——不断以更高标准指导自己,同化宇宙特性,从而带动人体表面被高能量物质转化后,出现的神迹。比如史书中记载的道教真武大帝白日飞升的事迹,以及舍利 子、虹化现象、肉身不腐现象的出现等等。

如今,人们仿佛已经习惯用不完善的科学,来抨击人们相信、但却用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如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宇宙中更高级生命的存在和另外空间的存在等等。一谈到这些话题,人们或以“眼见为实”推托,或将其扣上“迷信”的帽子。

然而“眼见为实”是真理吗?不是。事实上,人的肉眼所看到的景象,只是对可见光的感知。不过可见光在电磁波家族中,仅仅是一个非常窄的波段,不少天体发出的不是可见光。也有不少量子物理学家发现存在着与人类空间同时存在的“平行世界”。如七十年代提出的“超弦理论”,就从数学上论证了宇宙是多维空间的存在。人类能感知、接触到的基本上是分子构成的宏观物体,位于分子和星球之间。现代弦理论的T对偶性理论认为,如果宇宙缩小到小于普朗克长度时,宇宙将转变为一个对偶宇宙,随着原先宇宙的缩小而增大。那么,电子到原子核之间是否跟分子到星球之间一样,也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概念呢?

如今仍然有不少大胆的科学家敢于突破那些出现在教科书上、曾一度影响我们高考成绩的理论定义。

哈佛大学天文学系前任主席、阿维·勒布(Avi Loeb)二零二一年十月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2]上发表一篇专栏文章,表示宇宙是高层生命的产物。

“宗教提到的创世主和科学家研究的量子力学理论其实是统一的概念。”勒布如是说。他认为虽然人类目前的理论还无法把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结合起来,但是高级智慧生命可能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拥有了创造“子宇宙”(Baby universe)的能力。

勒布先将宇宙中的文明进行分类:

A级:重新创造宇宙

(简言之:有能力造出新世界的生命是A类生命)

B级:不受恒星条件影响,可调节周围环境

(简言之:能够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的生命是B类生命)

C级:尚无法创造出宜居的环境条件,依赖于所在恒星

(简言之:按部就班的在高级生命造出的空间中生活的生命)

D级:会破坏星球环境,使之变得更难以生存。

(简言之:干坏事的不好的生命。)

他认为如果将来存在“子宇宙”时,我们的文明将正式进入A级文明。在他看来,人类应该谦逊地探索宇宙、找寻提升生命境界的方式。

如何通过身心的不断修炼和净化,提高生命境界,成为更高级的生命呢?法轮大法的视角或许能给您以启迪。

作为笔者——一位九零后的法轮大法修炼者来说,对大法的认识是,通过连续通读《转法轮》,以法上给予的智慧悟道,再将自己理解到的法理,作为提高心性的指导,提升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修己律己;同时辅以炼功来达到性命双修的效果。

通过修炼,我了解到“悟”很重要。如能尝试放下“科学至上”的偏听偏见,抱着真、善、忍的态度客观剖析,就会看到真正的真理,这世界会为你呈现另一番景象——真相。

注: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269-6
[2]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was-our-universe-created-in-a-laboratory/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