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5年11月15日】曾国藩本是小山村的一书生,他靠着坚忍刻苦,修身齐家,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大儒,官居一品。他曾力挽狂澜,使没落的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曾在家信中多次劝诫弟弟们要重视道德操守的修习和刻苦修习学业,他认为这是兴家立业的唯一方法。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说道:

“我们这些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件事靠得住。进德,是指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是指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这两件事都由我做主,得进一尺,便是我自己的一尺;得进一寸,便是我自己的一寸。今天进一分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剩一文钱。德和业都增进,那么家业一天天兴起。

对于富贵功名,曾国藩则采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态度,他在信中告诫弟弟道:

“至于功名富贵,都由命运决定,丝毫也不能自主。过去某官员有一个门生,是本省学政,他把两个孙儿托他帮忙,当面拜作门生。后来那两个孙儿在年终临考时大病一场,到了科考又因父母故去而守丧,不能入学。几年后,两人才都入学,大的仍旧得两榜。由此可见入学迟、早,入学时间都是生前注定。考的方面虽尽其在我,但取的方面听其在天,万万不要产生妄想。六弟天分比诸位弟弟更高些,今年没有考取,不免气愤埋怨。然而到了这一步更应该多忧虑多努力发奋,加强卧薪尝胆的工夫,切不可以因气愤而废弃学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的是人有成就事情的愿望,并为之尽力了,成功与否这就要看上天的意愿了。曾国藩所推崇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处世态度,其实与修炼界讲的“随其自然”是类似的。溯本追源,其实铸就中华辉煌文明的佛家、道家和儒家文化都是不同层次的修炼文化,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又被称之为“半神文化”。

现在是我们自己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纳闷古人为什么大都用修炼中的标准来待人处世。其实在古时,上学时必读的四书五经,做人必学的礼仪规范中都溶有修炼的因素在其中,修炼的文化和观念深深融入了人们内心之中,无形中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言行举止。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